阅读历史 |

5第5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没有问题吗?”宋元恩问。

她甚至都觉得自己的工资能不能拿到手都是一个未知数。

剧组不大哪怕只是一点儿风吹草动也能被人收入囊中,宋元恩的视线放到了一个正在电话的人身上,对方是导演的半个保姆总是跟在导演的屁股后面给对方解决问题。

看见他在打电话,宋元恩思索了一下,眼神有那么一刻的犹疑,她在担心对方是真的给导演打电话也是真的在担心导演会乖乖的回来,虽然她知道后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万一呢?

当然了。

宋元恩可不是怕导演,而是她从导演开车的那一刻就隐隐觉得这可能是她自己的一个机会。

一个能让她摸镜头的机会。

导演走了剧组就空了。

说个大言不惭的话,她可能是这里最会拍东西的人,就算那个导演在她的说法也依旧不会变。

宋元恩对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十分的有信心。

正是因为这个想法,她最后并没有纠结多久,找人借了一个笨重的电话就给自己的朋友打了过去,拜托她送一样东西过来。

而事情也在往好的方向走。

起码对于她来说是中大奖一样的好方向。

接到剧组电话的制作人都快哭了,他只是一个制作人负责帮导演把摊子支起来其余的事儿就不是他的责任范围,但是导演一走剧组就陷入了停摆的尴尬境地,锅却还要他背,现在恨不得直接冲进公司里面往上司脸上甩自己的辞职报告,然后大声的和上司说:我不当保姆了!

可是这也就只是想想而已。

这年头找工作可不容易。

制作人开始一个接一个的不停打电话,从白天打到天黑,在说话的同时也在发邮件给上司询问这件事儿究竟要怎么办,《欲海情杀》解散是不大可能了,虽然拍的不多但是前期导演死命和他嚷着要拍这部,甚至后期都给他老早的找好了,就等着他的片子到位,要是现在不继续的话那么钱就打水漂了。

连响声都听不到的那种。

导演当然是不在乎了他有钱,但是制作人不可能不在乎。

就算是一坨垃圾也要作为成品出现。

观众买不买账那是他们的事儿。

制作人的公司不算很有名,在90年代这个时候韩国有数不清的独立影视公司正在成立,一大半其实不是为了拍电影而是为了上岸洗钱,娱乐圈对于他们来说是最方便最快速和简单的方法。

除了那些洗钱之外的还有看到前景的资本投进娱乐圈的大河里面。

1996到1997年的时候政府已经隐隐约约的一直推进自己国家的文娱,1998年的时候正式把“文化立国”的口号打了出来,这是政府应对1997年金融危机的新出路,这项政策别的行业怎么想先不说,但娱乐圈却发生极大的震动,一时间很多的项目以前被丢进审核的黑名单但是现在甚至都可以立项拍摄。

僧多粥少。

韩国的市场就那么大,几乎所有人都开始卷起来了。

在这个大环境下任何的浪费时间的行为都是犯罪。

所以最后《欲海情杀》这个剧组依旧没有停下来,只是导演换了一个而已,换成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人物??宋元恩。

后勤人员大升级。

在制作人宣布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睛都掉了下来。

这件事儿一开始很难理解,毕竟宋元恩就只是一个后勤啊!一个后勤啊!

而且年纪还不大,二十五看着都没有,一眼看去还会把她当成是一个正在上学的学生。

就算是用摄影师他们也不会有那么惊讶。

但是人家确实是有能力在手上的,她在制作人发疯的时候给对方看了自己在大学时候拍摄的一个小短片《漩》。

不长,短短的十多分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