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计划(2 / 2)

加入书签

“当然记得。你什么时候有空?”

陈泰予见她还记得,登时眉开眼笑,“明日就有空!”

“好,那就明日。请你吃咖啡。”

“不,我不吃咖啡。”

“为什么?”孟灿云不解,“之前你不是闹着要带我去见见‘洋气’么?”

陈泰予脸上闪过怪异神色,很快又笑开,“吃咖啡如今算不得‘洋气’,我要带你去真正的‘洋场’。”

“什么洋场?”

“秘密。”

孟灿云见他卖起关子,也不追问,随他做主。

两人约定好明日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各自离开。

*

与小吉三郎的碰面,孟灿云期盼已久,也做足功课。

她知道小吉三郎参加此次文艺会的目的,名义上是应教育厅的邀请,以学者身份促进华、日文化交流;实际上,他想故技重施,继续从鸣沙窟盗骗宝物。

这次文艺会议的主题,是研讨鸣沙窟最后一批经卷该如何安置的问题。

小吉三郎希望将这批经卷运往日本,美其名曰保护经卷,团结华、日关系。

但是与会者都是带着自己的立场而来,不仅教育厅、文艺保护促进会暗藏私心,就连从不过问财政和军事之外事务的北方政府,也派来一名代表,只为稳妥护送经卷北上。

竞争者众,小吉三郎的胜算并不大。这也是他能顺利赴会,却依旧神色阴郁的原因。

孟灿云瞥了一眼埋头疾走的小吉三郎,放慢脚步。

“小吉先生,非常荣幸能认识您!可否向您请教一个问题?”

沉思中的小吉三郎听见孟灿云与他讲话,油亮的眉毛动了动,立即换上一副礼貌的表情:“当然可以,请说。”

孟灿云道:“请问,您对于带走经卷,是否有十足的把握?”

“什么?”小吉三郎吃了一惊,不太确定地看向她,“孟小姐在说什么?”

他不明白自己的私人目的怎么会被一个外人看穿。

孟灿云故作沉吟,半晌叹道:“不瞒小吉先生,作为佛窟文化的维护者,我一直对鸣沙窟文物在沙城的遭遇深感痛惜。督军府看护不当,教育厅动机不纯,文物在当今华国只有被损毁的命运。所幸我了解到您这样一位华日文化大使!听闻您之前从鸣沙窟带走的文物在日本都得到很好的保护,所以我非常渴望您这次也能出手相助,挽救鸣沙窟最后的明珠!”

“孟小姐的意思,希望我带走经卷?”

“对。”

小吉三郎惊叹不已,大概没有料到能在今天遇见一个如此支持“经卷外流”的年轻人。他转动眼珠,再次审视面前这个华国姑娘,似乎想从她脸上看出什么阴谋或者破绽。

然而她目光热切,表情真挚,全无虚假谄媚的痕迹。

回味她刚才一番恳切言辞,的确像是一个文化狂热者的心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