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多方竞价(2 / 2)
“这是什么?”
“请凌次长先打开看一看。”
随着纸卷慢慢摊开,纵使这位见多识广、阅宝无数的政府要员,也忍不住倒吸一口气??一件罕见的五代碧纸金泥写经!干净利落的端秀楷体、庄严辉煌的汉字泥金,哪怕只是残片,也称得上是一等珍品。
“这……”凌黎昌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
孟灿云看见他震惊的样子,明白这位凌次长非常识货,一眼就认出了这件写经残片的价值,于是也不绕弯子:“您觉得这件经卷值多少钱?”
“无价之宝,不能确沽。”
“小吉先生愿意出五十万买下它。”
凌黎昌起初仍沉浸在欣赏宝物的振奋中,半晌才反应过来,不可思议道:“五十万?!”
孟灿云点点头,强调道:“仅这一件,五十万。”
这薄薄的一片,便抵得上金津铁路两个月的收入。若有六件相等价值的残片,便是整个金津铁路一年的盈利。
这样一比较,金津铁路对督军府的诱惑,似乎不值一提。
凌黎昌略微不悦,警惕地看着她:“靖山同意了?”
孟灿云见这位凌次长对索靖山的揣度与自己一样,不禁想笑。索靖山爱财之心人人皆知,既然这样,也方便她顺水推舟,帮他一把。
“少帅没有同意。”她顿了顿,“他嫌价格太低。”
“五十万还嫌低?”凌黎昌惊叹不止,随后大抵想起北方政府更无资金购买,又气骂道:“这混小子!国家宝物岂容他霸占肥私?简直黑了心!”他神色严厉地看着孟灿云,“如果小吉愿意出更高价格,靖山也就同意把经卷都给他?!”
孟灿云道:“当然不。如果凌次长出价更高,少帅一定会更偏向您。”
凌黎昌听罢,半晌冷冷笑道:“你们倒公然拍卖起来。如此说来,你们的态度就是价高者得,无钱者绕道走了?”
孟灿云道:“凌次长言重了。督军府现在赤字累累,少帅无非想多争取一些利益,减轻财政压力,绝对没有不尊重您的意思。请体谅他的难处。”
凌黎昌哼道:“我还不够体谅他?且不提我为你们在金津铁路上花出的资费、走动的关系。光教育厅购经款一事的扯皮,我替他向上头拦了多少次,叫他自己去问问!”
孟灿云道:“您在金津铁路上对督军府的帮扶,少帅一直铭记在心,常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