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礼义廉耻(2 / 2)
老太太有个常请的郎中,医术高明,看诊治病不在话下,吴嬷嬷笑着推荐:“小娘子人生地不熟,咱们家里一直用的邱郎中,早年是太医院院判,医术十分了得,不若把他请来给娘子看看,一月有半月病着总不是长法。”
具体是由什么引起的咳嗽,卫琳琅自己有数,苦笑着谢却好意:“不要麻烦了,侯爷专门找太医替我医过,说是得积年累月地将养,即便发病,也算不上厉害,咳一咳过了劲儿就好受了。”
吴嬷嬷不再坚持,回归正题:“是了,我一路过来,怎不见侯爷?老太太让过去用饭呢。”
“八九不离十在书房,嬷嬷上那儿问一问吧。”卫琳琅恹恹道。
吴嬷嬷老练,猜出一二分来,含蓄地宽慰她两句,转头奔往书房。
亲眼瞧见不再意气风发的容恪后,吴嬷嬷愈发肯定了二人生了嫌隙的猜测。
“小侯爷,老太太叫您一块儿吃早膳,顺便有话嘱咐您。”吴嬷嬷深藏不露,一心关注身系之任务。
容恪撑着书案,按两下太阳穴,说:“我更个衣就去,嬷嬷先回吧。”
宽大的书案上,文书成山,门外钻进来的一阵幽风,卷动最上面的文书翻了页,展露点点滴滴赤色笔墨。
吴嬷嬷不自禁体恤道:“侯爷千万注意身体,卫娘子又受凉咳嗽了起来,您再病倒,老太太该过意不去了。”
不算短的一句话,容恪独独抓住了几个特定的字眼,他垂下按压额头放松的手,幽幽道:“……请郎中看过了么?”
饶主语缺失,吴嬷嬷却了如指掌是指谁,如实把卫琳琅先前的话陈述一遍:“……侯爷莫怪老婆子多嘴,卫娘子还年轻,不加以重视,一旦落了病根,来日方长,可要受罪了。”
自他们住进来,吴嬷嬷的所见所闻,均是卫娘子谨小慎微讨好,而小侯爷漠然相待的光景,说句不中听的,那位是个病美人,换作寻常夫妻,捧起来当宝呵护还来不及,又怎会再三冷落,这事上小侯爷未免刻薄了些。
吴嬷嬷的片面之言,令容恪相当不舒坦,油盐不进道:“嬷嬷自去吧。”
冷不防触了冷钉子,吴嬷嬷暗自追悔不应多管闲事,毕竟小侯爷和老太太隔着一层,不是亲的,安会任自己一个糟老婆子指手画脚,遂收起替卫琳琅打抱不平的善意,恭然告辞。
一炷香的工夫,宁安堂的八宝圆桌前觌面坐有祖孙二人,吴嬷嬷在旁伺候,加汤添饭。
容老太太没有动筷,一面拨动佛珠,一面对容恪说:“我听说卫娘子老家是当阳县的,她家中父母早亡,兼长年没回来过,可想而知何等思念故乡。我粗略算下来,当阳县路途近,当日往返足矣,而我这儿习惯了一个人,并不觉寂寞,犯不着拘着她陪我,不如放她回家到父母陵前尽尽孝,不枉长辈生养一场。她总归是你带来的,究竟由不由她去,你自己个儿做主。”
容恪低下头,宛然是长辈跟前乖巧懂事的好孙儿:“万事以祖母为重,孙儿别无异议。卫氏打算何时启程,孙儿即安排车马随行。”
说时,命一个女使前去告知。
盏茶时间,女使带话回来:“卫娘子说,如果可以,她想明早就动身。另外卫娘子请求侯爷,到了地方可否小住几日。”
容恪的眼色倏然丧失了温度,惜字如金道:“随便她,但有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