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第11章(1 / 2)

加入书签

自那日遇到猛虎,钟夫人担忧她安危,便也没让她参与接下来的活动,她每日只得在营帐内看书,带来的丫鬟陪在她身边同她逗趣解乐。

几日匆匆而过,等她坐上回府的马车,窗外翠色从眼前划过,她才意识到,这春围便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

皇帝端坐于正元殿内,正批阅堆积如山的奏折。刚下早朝,他回到殿中,随即各地呈上的奏折如雪片般送来,几日未见,几乎将书案占满。

近日国事渐趋顺遂。江南的水灾已得初步控制,他召集地方大臣入京觐见,当面申饬,严加敲打。边疆的政策也在逐步推行,奏报有条不紊。朝堂之上暂时一片风平浪静,繁忙中透着安稳。

正批公务间,韩玉堂掀开一侧碧色帷幔,悄声走近:“陛下,赵国公求见。”

卫昭目光不动:“让他进来。”

少顷,一阵沉稳的脚步声靠近。

来人年约四十,身形高大,眉宇间透出刚毅之气,面容虽带岁月痕迹,却威严如旧。

跪完礼,卫昭赐坐,和煦道:“国公爷,何事光临?”

赵容慎扫过他桌案:“陛下,近日身体可好?臣知陛下一心治国,或许疏于休养。家中老父常言,皇上若过度操劳,恐怕无论国家还是万民皆会受影响。”

赵国公的老父乃是开朝重臣,自卫昭的祖父辈起便效忠皇室,辅佐三代帝王,功勋卓著,威望深重。朝中百官皆敬其为人,虽已致仕多年,但其声名依旧如雷贯耳。

他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奏折:“谢老国公挂念,最近朕确实有些忙碌。”

赵国公沉吟片刻,转而道:“陛下即位以来,国政稳步推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若论国运长久安稳,”他顿了顿,语气恳切,“后宫之事亦是不可忽视。后宫并非仅关乎威仪,更关乎国家的传承与未来。陛下至今后宫空悬,实在不利江山稳固啊!”

卫昭眸中闪过一丝不耐。自他即位以来,此人便屡次提起此事,隔三差五联络群臣施压,手段虽不露痕迹,却让人心生厌烦。他手指轻扣案几,动作缓慢不显情绪。

他语气依然平稳:“赵国公所言极是,后宫之事,确实需考虑。朕自会思量。”

“若朕没记错,国公爷府上还有一小女?”

赵容慎心中大喜,脸上不自觉露出笑意:“是,陛下记性真好,臣家中确有一女儿,名唤长筠,年方十八,正是待字闺中的年纪。”

卫昭点点头:“这年纪也不小了,国公爷可曾为她挑选良缘?”

赵国公闻言面色一变:“这......”

卫昭不管他脸色如何,继续道:“若令媛已有相看好的良婿,国公不妨与朕言明,朕定当亲自促成这段姻缘。”

“国公爷劳苦功高,事事为国为民,尽心竭力。然家中子女之事亦不可忽视。”

“对,对对。”赵容慎强行扯出一抹笑,附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