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拨开云雾见月明(1 / 2)

加入书签

宋?将该案子因果与百姓证词整理妥当,命人送至王德刚府上。

王德刚起初修书一封,语气尚且恳切,大意是衙门失误,才导致了这场悲剧。

待宋?再去拜访时,却借口偶感风寒,拒不见客,他早明白了大半。

王德刚虽管理四县事宜,但实则受上级牵制,他们再如何追问,只怕也没有后文。

毕竟是四条人命,宋?立即命衙门重新升堂,审理此案。

在此之前,应是许澈坐镇衙门。

而现在她还是戴罪之身,在与云城其余官员商议之下,宋?暂时担任云城知县审理此案。

“当日刘家四口,因棉布被衙门烧毁不堪受辱,纷纷服毒自尽,各位乡亲确有其事?”

堂下那十多个百姓皆受过刘家恩惠,又得宋?支持,这才敢胆大前来,纷纷为刘家做主。

“回大人,确有其事,当日棉布被毁,刘家老小回到家中向我们哭诉,但官兵前来威胁我们不准走漏风声,我们只得安慰刘家人让他们别再多想,每家匀出些棉布,好让他们挨过今年,谁曾想他们居然……”

许清清被宋?安排坐在衙门幕布后边,侧耳仔细倾听。

县尉作为许澈副官,被发问的脊背发凉。

他不动声色瞧了眼宋?的神情,故作威严道:“来人,当日是谁将刘家棉布尽数烧毁,将负责之人给本官带上来。”

几个年轻气盛的小吏被带上来满脸埋怨,朝百姓飞去眼刀。

“你们几位好好交代清楚当日状况。”

“回各位大人,我们不过是遵照衙门吩咐以儆效尤,怎会有人在交税前一日被偷梁换柱还未觉察?我们都认为,这是刘家人为了躲避纳税想出来的鬼点子。”

“大人还请明察,这棉布的确是刘家人拿过来的,我们也不过是按照规定检查,谁知他们居然给棉布动了手脚。”

“这棉布若是收走,出了事如何是好?我们几人可担当不起。”

“顾左右而言其他,咱们县衙果然人杰地灵。”宋?笑道。

夏邑看懂他的眼色,看向百姓:“各位乡亲请说。”

“我们都能作证,这刘家人品极好,在这种事上绝对不敢马虎,定是有人从中作梗陷害。”

“还请大人将偷梁换柱之人严查。”

“一命抵一命!才不辜负刘家的地下冤魂。”

许清清暗中摇头,此事连她也不知晓,想必在县衙内部已掩盖下来。

那偷梁换柱一说,实则立不住脚。

想在背地里抢夺棉布者,定在这县衙内。

不知宋?能不能将此人揪出来,还刘家一个清白。

她勾手,命人将手中所写的草稿传给宋?。

若是他能看懂何意,这事情也就成功了大半。

宋?环顾一周轻松道:“看来如今是陷入僵局了?”他看向县尉,“不知大人是何想法?”

县尉冷不丁被喊到,干笑道:“既然如此,这偷梁换柱之人定要查出来,只是这刘家人皆死,没有一点线索。”

“谁说没有线索?”宋?一打响指,门外有人入内呈递上一份文书。

“各位乡亲还请看看这文书可熟悉?”

“这是……刘小的字迹!只因此人学了个浑沦吞枣,字迹未免歪歪扭扭,但总帮衬着我们邻里抓药。”

话音刚落,方才被抓进来的小吏之中,有人明显反应过来,想要上前争夺。

“各位乡亲不识字,由我手下念给各位听清。”

夏邑接过,声如洪钟念道:“草民为证清白,只得服毒自尽。草民家中有一远亲,自以为沾亲带故,能减轻旰食宵衣,殊不知反被坑害,若有人能看懂此文书,还请为我刘家伸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