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5长岑州12(2 / 2)

加入书签

“既然如此还请曲大人先将昨日得的破绽与本官呈上吧。”刘祖晟坐在房间另一端的小案几旁,换了手拿怀中手炉。

“命人再给地龙中加些炭火,其余人将这里收拾妥当便出去候着吧。”

“是。”

曲修斓将那一册文书呈递给刘祖晟。

他解释道:“之前许澈口中振振有词,说云城相较其余三县多交了三千两白银,其差额大多数出自杂税,如布匹、棉布等税上,且近些年地方官宦压榨民脂民膏,逼迫百姓多交了许多,闹出不少人命案子,最终也不了了之。”

“我与太子殿下在云城这些项目的数额上与《大颂典籍》仔细比对,却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

“何处古怪?径直报来。”

“许澈与宋?计算方法是将杂税全部笼统计算在一起,再按照百姓人头均分下去,所得云城多交出三千多两白银,而事实并非如此。

《大颂典籍》上记载,云城因火草布与纺织业盛行,所以要比三县多交这两方面税,按此税可抵部分税务,云城每年只需凑够三千匹火草布交由官府便可,且百姓已习惯此法,许澈无稽之谈,只说数额不符,实则这笔数额早就进了她的腰包,她反而还贼喊捉贼。”

“其余各县如何?”

“云城隔壁岁城,方俊海已开始推行陛下的‘两税法’,他将杂税统一兑换成粮税,且百姓可用劳务抵去官府徭役,他这样也有弊端,地方有许多地皮归乡绅私盈,导致许多百姓无地可耕,不惜铤而走险开垦悬崖之上荒地。

只是荒地收成不好,他们只得再想别的法子,家中多有去官府免费劳务,既能为家减轻负担,又包吃包住不必再承担过多赋税。”

“方俊海施行后一个月曾与本官书信过,说颇具成效,与本官借了些人手过去。”

“大人,据许澈所说,方俊海私自克扣了百姓缴纳钱粮,多出份额皆进了他的腰包,只是他颇有头脑,先派人将品质较差的种子卖给百姓,百姓收成不佳后,再出面将新研发出的种子卖给百姓,这样以来他又能够得一笔不菲的费用,这笔费用不必汇报在账务之中,所以他才未被发觉。”

“许澈既告发了方俊海,方俊海又怎会为她作证?只是咱们今日主要搜查许澈所为,曲大人还是说关键之处吧。”

长孙桐羽已去了隔壁房间搜查证据,曲修斓松了口气。

他见刘祖晟神色淡然便明白了几分。这些事情刘大人一早便知,他不过是在完善许澈与宋?所得的物证。

“大人,我的目的不是方俊海,您大可保住他,此事细节太子并不知情,且数额较小他不会看出破绽。”

曲修斓继续道:“至于许澈,大人想保,也保不得。”

刘祖晟挑眉:“曲大人接着讲便是。”

“大人请看这里,《大颂典籍》所写,大颂稳定之后长岑各项纳税也被修正,陛下起初所定下的数额,各县各三千七百八十余匹布匹,合计一共是一万五千一百二十匹左右,各县自然只能多交不能少交。

云城用三千余匹火草布和棉布可抵消十有八九,剩下大致不到四百匹麻布,长岑官府下达指令宽泛,并非要严苛对待百姓,没想到知县这里先出了问题。”

他语气不屑,对许澈尽显鄙夷。

“大人之前对她过分包庇,导致许澈愈发胆大包天,往年呈递账簿中她所填数额愈发胆大,仅仅是在过去三年,来,大人请看这里一句话,大颂钺晟四十二年,依照惯例,云城缴纳火草布在内的布匹税一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