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第34章(2 / 2)

加入书签

能金榜题名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齐览领命离开京城时,这一届科举还在筹备中。

鱼宣示意他看告示:“新科状元冯时惜,是弓鸣县人。”

这张告示不是最新的,状元还乡应该就在近几天了。

齐览从女鬼的关注点中读出她的思路动向。

他边引着鱼宣进驿站,边交代:“去年被看好的几个人选里没有这个名字。”

是匹黑马。

弓鸣县地方小,平日里来往的人少,当地驿站设置的人员不多,只供基本需要。

一人一鬼走到堂屋才有人来接待。

驿官又是解释又是告罪:“最近几日,整个弓鸣县能用上的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您看看这,怠慢了伏灵使大人,真是罪过。”

“不妨事,”齐览无意为难,轻描淡写地揭过,“我们要在弓鸣县歇脚,劳烦了。”

京城直接下派的人,宁可让人腾屋子也不能叫人住差了。

弓鸣县的系统简单,驿官效率很高,当即拍板定好了住处。

“二位路上辛苦了,”驿官拿不准鱼宣的身份,只能先模糊称呼,“这日头正好,不知可否赏个脸,让下官好好招待一番。”

齐览拱手:“大人有心了。”

鱼宣在这场合说不上话,全当过前置剧情。

驿官领路,齐览压低声音贴近女鬼耳畔。

“弓鸣县属东南菜系,以辛辣著称,你若不适应,等会儿先拿糕点垫垫肚子。”

鱼宣对NPC的温馨提示不是很关心,不过齐览既然能这个音量跟她讲悄悄话,说明驿官的听力范围正常。

女鬼有样学样,也小声说:“你问问,冯时惜几时到弓鸣县。”

驿官这时停下,请他们上马车。

齐览被女鬼下了指令,趁着车上面对面,抓紧套话:“驿站公务繁忙,看来今年弓鸣县的学子榜上有名。”

驿官一听这话,姿态都没那么局促了。

“榜上有名的是不少,”驿官眼角褶皱明显,笑意藏也藏不住,“驿站本不该缺人,但状元要回乡,别说县里,沿路的地方都收拾起来了。”

说得好听是收拾,实际就是攀关系攀人情。

“是大喜事,弓鸣县有文曲星降世,”齐览恭维道,“早知如此,我们就不耽误时辰了。”

驿官还没昏头,赶紧赔笑摆手:“哪儿的话?您屈尊来也是喜事一件,这双喜临门的,下官这辈子也没见过这场面啊。”

齐览顺势问:“弓鸣县人杰地灵,我们也想沾沾福气,不知状元何时还乡?”

“明日,明日就到,”驿官肯定道,“三日前从南盛城传来的消息。”

南盛城与弓鸣县之间,快马加鞭只需两日。

但状元及第,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犯不着一昧赶路。

听到了想要的答案,鱼宣默默转移了注意力。

马车外是整个弓鸣县最红火最热闹的一条街。

女鬼冷不丁开口:“冯氏,是弓鸣县的望族吗?”

“这……冯氏状元的话,并非出自望族,”驿官飞快地瞟一眼齐览,又继续详尽介绍,“冯氏年少失怙,其母积劳成疾,不久也撒手人寰。为维持生计,冯氏曾在酒楼当伙计,被账房先生看上收做学徒,这才识字。”

鱼宣若有所思。

这世道,富贵人家尚且提心吊胆度日,冯时惜一个孤儿,侥幸识字念书,即使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攒下盘缠,去往京城赶考的路上又是怎么安然无恙的?

而且还要还乡。

齐览带她进驿站的路上见缝插针地给她恶补过常识。

其实灵异肆虐以来,别说状元,那些落榜的秀才也少有还乡的。

去京城是九死一生,全靠金榜题名的念想撑着逃出一条命。

再回去,精气神都没了,与直接走黄泉路没什么区别。

冯时惜中了状元前途大好,家中又无牵挂,为什么一定要回弓鸣县?

从前衣锦还乡是为了显摆,现在显摆可跟豁出命去作死没两样。

女鬼理了理思绪,收起那些无端揣测,善意地笑道:“那看来,冯氏对弓鸣县的感情很深了。”

孤儿嘛,吃百家饭不是什么很难想到的经历。

说不定,弓鸣县人人都曾在这位新科状元的求学路上铺过几块砖头。

弓鸣县不大,才几句话的功夫,马车就停在了目的地门口。

??食珍楼。

“这是弓鸣县最大的酒楼,”驿官说,“是从前京城的东家打听到这边将要兴建行宫,特意过来开了分号。”

鱼宣:“那行宫呢?”

“那上头的事儿,下官也没处问,”驿官尴尬道,“不过分号落地以后,县里有头有脸的大人都往这儿走动,生意就没差过。”

女鬼端详了一会儿那块黑底金字牌匾,玩笑似的问:“这食珍楼,不会正是状元待过那家酒楼吧?”

驿官拱手笑道:“大人慧眼,确实如您所说。”

“当前进度:3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