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表弟(1 / 2)

加入书签

牛老汉正在给他的那筐豆芽换水,听到母子俩说话也上前来看究竟。

“估计是他母亲那边的远房亲戚。知彰办事稳当,成亲前能留这个表弟住家里,定是有他的道理。至于庄家那边……人家也没咬死说不嫁,只是日子还不定。放心,没事的。”

牛老汉虽安慰妻子,自己心中也犯嘀咕。

月初孟知彰请族人去庄家商议婚期,他也跟着去了。聿哥儿父亲倒还好,只是这继母不像个好说话的。见人三分笑,虽看去一团火热,但底子是冷的。两边早就定下的亲事她自是不能说什么,但明里暗里拿腔作势,尤其提到具体日子,就开始三推四诿打哈哈。这亲事迟早要成的,几次三番拖时日,不知是什么道理。

“这叫面筋球?”牛老汉在腰间布巾上擦擦手,拿起一只迎着门外开始泛红的日头照了照。

牛大有帮母亲照料灶下的火:“嗯,面筋球,知彰表弟说面粉油炸成的。”

牛老汉将面筋球放回荷叶里:“能闻出是麻油炸的,可这轻飘飘、硬邦邦的,真的能吃?”

“?!”一听是用白面和油做的,牛大婶又叹口气,探身将手里的面饼贴在锅里,“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知彰前脚离开家,他后脚就开始糟蹋粮食。那可是白花花的面粉啊,平时做饼子,大都要掺些杂粮粉或者野菜粉什么的。还有油,现在油价都涨到31文一斤,他却用来做这邦邦硬的东西。知彰这孩子多不容易,爹娘都去了,剩他独一个。又要读书,又要种田,成亲的事也要他自己忙活。这又不知从哪来一个什么表弟赖上门蹭饭。知彰这孩子的命啊,咋这么苦!”

年纪大了容易嘴碎,牛大婶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牛老汉看得明白:“他这是想做点小生意,帮衬下知彰吧。正好豆芽生成了,咱晚饭炒豆芽,等会一起放进去试试。

他接过儿子递过来的钱袋数了数,今日的炭比往常多卖了8文,能多买一斤米了。牛老汉对着儿子点点头,这已经是不善言辞的父亲给儿子的最高赞许了。

牛大有心里高兴,灶下的火把他坚毅结实的脸庞映得红亮亮的。

牛大婶一听要用面筋炒豆芽,锅中翻饼子的动作更快更急了:“这筐豆芽你用了足足两斤豆子,两斤豆子呐,万一炒出来不好吃,岂不是糟蹋了这豆子?”

太阳快下去了。天黑之前要吃完饭,收拾好家中的活计。

牛老汉带着小儿子牛二有把明早要去卖的柴炭装车固定好。家中大功臣,那头十多岁的老驴正在槽子边嚼着草料。今天多加了几把麦麸,它尾巴摇得开心。

牛家和大多数孟家村村民一样,严格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祖训。当然这背后主要是省俭。锅中烙饼都不舍得放油,哪舍得耗油来点灯。

晚饭较往常丰富,一大盘豆芽炒面筋,一摞饼子,还有一盆菘菜汤。

饭桌摆在院子里枣树下,一张老桌面满是划痕,还缺了一个角。牛大有听奶奶说这是父亲小时候淘气凿的。为这个角,父亲还挨过一顿揍。

杂粮面做的饼子不如纯面饼,发黑发硬,牛老汉咬了一口,又喝了口汤。他看着面前这盘豆芽炒面筋,打量了两眼。

刚才硬邦邦的油球,炒过之后,不仅大小缩了一半,还软踏踏的,像抽了筋骨。

这能好吃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