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归家(2 / 2)

加入书签

话说到这个份上,货郎张将面筋球接了过来,还有孟书郎这个背书在,货郎重新掏出自己打着补丁但干净整洁的钱袋,开始数钱。

“试卖。等卖出去再将钱给我也不迟。”庄聿白伸手拦住,又道,“别忘了我的蔬菜种子!”

货郎走街窜巷,接触更广客群,哪怕前期打不开销路,至少能带来声量传播。而且人看去老实本分,家中马上添丁增口,赚钱的意愿也更强。

庄聿白冲货郎离去的方向点点头,对送上门来的这个经销渠道,很是满意。

*

孟知彰出门前说少则三日多则五天便回来,明日差不多该到家了。

庄聿白躺在孟知彰的枕上,心中默默盘算着钱袋子。孟知彰留给他的50文零花钱已经见底了,菜种菜苗要先挪用那100文虾片启动资金了。这属于正常生活支出,是必须要花的。

虾片制作的米面粮油等用的家中存货,后期计算产出比时,这些原材料要折算进来。不过真要折算的话,这100文启动资本想必已经用掉大半。

这些前期投入,都是必要的沉没成本。尽管眼前一个子也没进,但庄聿白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产品有了,经销渠道也有了,接下来不就是闭眼数钱么。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心中有希望,脚下有力量。睡前给自己打打鸡血,做梦都会有动力。

月光隔着木质窗棂透进来,扫在庄聿□□致挺直的鼻梁上,像盖了一层薄薄云纱。他想起货郎张绕路来孟知彰这里沾文气,忍不住咧开嘴角。

该说不说,有时自己真有些狗屎运。谁曾想一朝撞到个潜力股。只要对方不拿刀逼着将自己砍出去,这条大腿,自己是抱定了!

*

淮南村被远远甩在身后。

这条路,这个月,孟知彰已是第二次行走。

上一次,他正大光明带着族人、带着聘礼,浩浩荡荡一群人来商议与未婚夫郎庄聿白的婚期。

这一次,他独自一人,悄悄来默默走,像那角江的水,来去无影。

淮南祭河的事,他知道了。

祭河的人,此时在他家中。

万幸。

日上中天,树影浓重,一簇簇滑过孟知彰的脊背,给少年阔朗肩膀压上更多重量。

生长于乡野,孟知彰原本可以像祖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过完这简单平凡的一生。

可他读到了圣贤书。他知道人生还有其他选择。读书致仕,匡扶社稷。少年的梦想,光明万丈。

后来,他读到更多的书,选择更加坚定。但他知道梦想的光,不能仅靠热血满腔。

再后来,书本之外他见到更多的人。这个世道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当然他明白还有更复杂的人与事,是他凭现在的眼界和心力,理解不了、更解决不了。

比如当下的淮南。朗朗乾坤,昭昭日月,谁曾想到时至今日,一族人单凭不知哪来的一名巫觋的三言两句,竟然就能将一个鲜活的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