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茗战(1 / 2)
骆耀庭对此次斗茶清会的茶魁之位,势在必得。
茶具用的是黑釉兔毫盏。黑釉盏的曜变,入窑数千盏难出珍品一件,可遇不可求。所以骆耀庭茶台上摆着的这几盏,是家资更是财力。人群中懂行之人频频咂舌。
骆家备的茶,是仿制贡茶“龙园胜雪”工艺而做的一款极品蜡面团茶。围观看客中有识货的,团茶一拿出,便惊呼声四起。
茶饼隔炭细焙,香味弥散四溢,惊叹声更是让稳坐茶台的骆耀庭嘴角止不住上扬。
台下有人已经忍不住介绍起来,据说这龙园胜雪极为难得,制作工艺之繁复非常人所能及。每片茶叶必须为银丝水芽,剔去已拣熟芽,只取其心一缕,之后经“十六水”“十二宿火”,也就是需过十遍水细细研磨,待茶粉轻薄如云霭时方合格,随后制团成型,小火慢慢烘焙一晚为一宿火,为使茶团内外烘焙透彻,茶团还需喷淋水雾,第二天继续烘焙,如此十二宿,之后还要加上龙脑等上好香料加以熏制。期间任何一个过程出现纰漏,都将前功尽弃。
对普通百姓而言,此生自是无缘贡茶的,但能见一见仿贡茶已属难得。
烹茶之水,是骆家着内院丫鬟们从齐物山上现汲水的山泉水。个个沐浴焚香,今日天未亮便登山,每人持一茶盏,从山上一路手捧着,一盏一盏聚满骆耀庭身旁的那个茶瓮。据说如此汲来的水,洁净、清甜,最适合斗茶时激发茶香。
骆耀庭看了眼身旁侍水小厮,意思是仔细看着些炭火,汤瓶中的水,三沸之后就烧老了,会有损茶味,更别过了炭气。
知府大人带着众人信步前行,在各个摊台前驻足点评,感兴趣的也会聊上几句。一行人被人潮簇拥着,缓缓走到悦来茶坊摊前。
骆耀庭小心掌握着时机与火候,碾茶,罗茶,点茶……众人来至摊台前时,几盏茶汤已成,时机刚刚好,成品刚刚好。骆耀庭将第一盏茶恭敬递与知府大人,之后是学政大人、书院山长等人,然后恭敬立于一旁等候品评。南先生与其他社会名流,则试饮分成小盏的茶汤。
茶汤黄白,内有真香,甘滑柔和,着盏无水痕,实属不可多得的茶水。
品茶之时,丝竹之声比方才更悠扬动听,清幽茶香伴着馥郁的香料之香,更有九哥儿登台,一支《羽之舞》又将骆耀庭的献茶提升了个境界,颇有几分鹤舞九天、诸仙分茶的意味。
三省书院院长频频点头,这可是自家书院的尖子生,今年的榜首人选的众望所归。此前他跟自己恩师南先生夸下海口的,若榜首和茶魁有一位出自三省书院,南先生便会将自己珍藏的一把竹扇送自己。他连扇套子都做好了,只等这位书院里的名人学子骆耀庭给自己赢到这扇子。
骆耀庭的这场登台献茶堪称视觉、听觉、味觉集大成的一场盛宴。山长看眼下这情形,至少茶魁是稳了,那自己的扇子也就稳了。这位山长悄悄扯下南先生的衣袖,眼神带着些晚辈的小得意。
南先生笑着指了指他,没有多做评论。
庄聿白和薛启辰站在人群中稍偏的位置,二人不知怎么也各混到一小盏这悦来客栈的茶。
“薛兄,虽说我不太懂茶。可我觉得这骆耀庭制的茶很好喝。”庄聿白又品了一口,心中开始忧虑起孟知彰的表现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