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一百一十七章(1 / 2)
六皇子被绑架事件,懂的都懂是太子的手笔,可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更何况还是皇家的家丑,不论私下太子会遭受什么样的责罚,在明面上也必须有个替罪羊顶下这个重罪。
毕竟总不能告召天下??没错,就是太子为了巩固地位要杀掉亲弟弟。
好在这个丑闻目前只有参与救援的老罗和小罗将军、叶善晨、肖恒、丁娴、诸葛日天以及苏家老爷知道内幕,外人包括参与救援的士兵也只是知道六皇子被绑架,并且为雷帮所为,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始末。
原本是想悄无声息的解决这件事,坏就坏在有百姓目睹六皇子被雷帮的人绑走,并且扶着老太监去报官的人也亲耳听到六皇子被绑走,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六皇子被绑架事件就在民间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来,一时间阴谋论也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有什么比皇子间自相残杀更精彩的事情呢。
事情就这样闹大了,虽说百姓一猜一个准,可皇家必须不能承认啊,太子最后是杀是剐要看他老子的心情,但明面上必须要给百姓一个合理的说法。
雷帮的责任固然跑不掉,毕竟六皇子确实是被雷帮的人绑走的,可要说没人指使而是雷帮的人乱绑人,百姓又是不信的。要说这雷帮在民间还是有点声望的,他雷帮再十恶不赦也不对无辜老百姓下手,甚至还变相的帮助许多百姓报仇雪恨,你想呀,报官还需要证据呢,还要提防官老爷跟恶人勾结呢,人家雷帮是说出手就出手,要么你花钱,要么你让雷帮抓到恶人欺辱人的现行不给钱他们也出手,妥妥的为民除害,是民间英雄呀。因此京城的百姓都不相信雷帮会无缘无故自己去绑架六皇子,这不明显的有人指使嘛。
百姓只是纯良,又不全是傻子。
因此为了给百姓一个交代,皇家出手了,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这样一来,被太子选中的苏家就必须坐实是这个幕后指使的人,谋害皇子啊,管你出于什么原因那都是重罪,会不会被满门抄斩另说,反正不死也要脱层皮的。
当然,这是皇帝的意思,要实现还得靠一众忠臣来完成。
正所谓做戏做全套,一心要为皇帝排忧解难的忠臣??老罗及小罗将军一合计,主动拜访梁家。
丁娴是梁家的宝贝曾孙,还是舍身相救六皇子的功臣,更是肖恒心尖尖上的准媳妇,因此必须要与梁家和肖恒商量如何帮丁娴讨回公道。
知道此事的肖志舟哪里还坐得住,丁娴可是他的准儿媳,帮丁娴讨回公道这件事必须有他参与。
肖家也是经商大户,身为肖家长子的肖志舟,虽说从祖宅搬出去自己住,可肖家的大部分生意还是经由肖志舟之手,尤其肖志舟的爹走后,肖志舟成了整个肖家的话事人。
众所周知大商一贯以经商为主,商人的身份地位往往是重中之重,比起某些文臣的地位还高,得到的尊重也不在话下,因此可以说肖家与梁家的地位实则旗鼓相当,也是能在朝廷中说上话的家族。
这苏莹莹也是好本事,惹谁不好,偏偏要去招惹和谋害梁家与肖家的心肝宝贝丁娴。
有句老话说得好??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苏家老爷在朝堂当了大半辈子的官,哪怕你再八面玲珑,难免还是有几个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对手,人家就等着你犯错呢,哪怕是一点儿,人家可是逮到就往死里参你一脚的。
墙倒众人推呀,苏家风光的时候你苏莹莹是有很多圈中小姐巴结,可同样也有很多被她们欺负、看不起和霸凌的圈中小姐,这次要弹劾苏家的风吹遍整个朝堂,一直被欺压的众多圈中小姐们是铆足了劲儿向自己的爹提供证据,包括那些一向看苏家老爷不爽的同僚,弹劾的册子是多长都嫌不够长。
罗潇与他爹的看法还是以他俩出面弹劾为好,虽说丁娴是被害者,同时也是救下六皇子的功臣,可毕竟事关皇家子嗣的恩怨,若是梁家和肖家直接面圣喊冤,难免有些喧宾夺主,说句不好听的,与六皇子相比,你丁娴实在不够分量呀。
梁家与肖家不出面,但是可以写弹劾的册子啊,收集大量证据后,几位重量级大佬齐聚苏荷,由罗潇军队的军师代笔,罗列了一条条关于苏家的罪证。
总归就是,戏要做足,公道也要讨回。
从罗潇与老罗将军的角度,首要任务肯定是就六皇子绑架事件给全天下老百姓一个说法,其二才是帮丁娴讨回公道,梁逸恩担心丁娴有想法,斟酌着说:“小娴呀,小罗与老罗将军的初衷也是帮你讨回公道的。”
回过味的丁娴听出梁逸恩的意思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我自然知晓大家都是在帮我讨回公道,过程不重要,我只在乎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