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瓦屋山传闻(1 / 2)
阿岁离开后,李观尘站在寂静的林间小道上,低头望着掌心的瓷瓶和红木,指腹缓缓摩挲着冰凉的瓷面,思绪渐渐飘远。
她伸手入怀,摸出了最后一个锦囊。淡青色的丝线勾勒出道家符纹,有些微微发旧。李观尘凝视着这枚锦囊,心中不由得浮现出老鬼和黛姐的面容。自从下山以来,已经过去许久了,他们如今可还安好?自己命不久矣的消息,他们是否早已经知晓?又或者,仍被蒙在鼓里?
她深吸了一口气,指尖微微用力,将锦囊缓缓打开。一张微皱的纸条滑落在掌心,上面用苍劲的笔迹写着六个字??“瓦屋山迷魂凼”。
李观尘的目光凝滞了一瞬,随即阖上双眼,将那股隐隐翻涌的情绪压回心底。怀中的小白发出一声低鸣,似是察觉到了她的异样,她轻轻拢了拢衣襟,将那小小的猫儿抱得更紧了一些。
瓦屋山……这最后一处目的地,究竟埋藏着怎样的秘密?她没有再耽搁,顺着山路悄然离去。
一路行来,景色变换,村落星罗棋布。她途经繁华之地,也穿行过破败荒村。
有些村庄炊烟袅袅,孩童在街巷间嬉戏,妇人们在门前编织草席,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而有些地方,却死寂一片,房屋倾颓,墙壁斑驳,隐约可见枯黄的草席裹着的尸骨。
李观尘神色如常,只是行至一处时,目光微顿。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腰间的钱袋,略显干瘪。
身上的盘缠已所剩无几,再这样走下去,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她微微皱眉,略一思索后,转身走进了镇上的一间当铺。
柜台后,一个发髻凌乱的掌柜正眯着眼打盹。听见脚步声,他懒洋洋地抬眼瞧了一眼,一见李观尘这身装束,顿时精神了几分。
李观尘手掌一翻,一颗红宝石缓缓滑落在柜台上,这是龙婆临走前给的红宝石当掉了,虽有些不舍,但留着也没什么用。
“掌柜的,这东西可愿收?”
那掌柜先是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抹饶有兴味的笑。他伸出枯瘦的手指,将那红宝石捏起,对着阳光仔细端详,旋即轻嗤了一声:“这玩意儿看着是不错,可杂质太多,怕是不值什么好价钱。”
李观尘神色不变,唇角微微勾起,“哦?那依掌柜的意思,这宝石能值多少?”
掌柜意味深长地瞥了她一眼,沉吟片刻后,缓缓伸出五根手指:“五两。”
李观尘淡淡一笑,伸手将宝石取回。
掌柜的眼皮跳了跳,干咳一声,赶忙又改口:“咳……十两!不能再多了。”
李观尘不置可否,指尖轻叩柜台,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样:“十六两。”
掌柜脸上的笑意顿时一滞,他盯着李观尘的神色,又看了看她腰间的那柄短剑,终究还是点了点头:“罢了罢了,十六两便十六两,算是交个朋友。”
李观尘接过银两,微微颔首,未再多言。出了当铺,她看着手里的碎银,轻叹了一声。这笔钱,足够她躺平一两年了。
她瞥了眼手中的算命旗子,对于赶路来说这确实是个累赘,便将旗子取下,小心翼翼地卷好收起。手中竹杆太过显眼,她索性用匕首削短,化作一根合适的拐杖,握在掌心。这般一来,她的行踪便不会再那么引人注意了。
这天,距离瓦屋山还有一段的距离,天色将晚,客栈里燃着几盏昏黄的油灯,灯光晃晃悠悠,将木墙上的旧字画映得斑驳不清。窗外寒风呼啸,带着湿意敲打着窗棂,远处的山影沉沉。
李观尘独自坐在靠窗的角落,手中端着一盏温热的清茶,茶雾氤氲,轻轻掩去了她微蹙的眉头。她低头轻抚着怀里的小白,小猫蜷缩在她怀中,耳朵微微抖动。
忽然,客栈的门被猛地推开,一对男女狼狈地闯了进来。二人身上裹着厚厚的斗篷,头上还带着兜帽,衣角沾着泥泞,背上背着行囊,显然是长途跋涉而来。他们的脚步急促,眼神飘忽不定,神色慌张的看着周围,像是在躲避什么,但眼神中却又透露着一股悲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