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二十六章(2 / 2)
*
忽的,余光瞥见了一抹熟悉的身影,暗色的衣衫与各色喜庆的节日装扮格外不同,丢下春柳,赵桑榆向前快走了两步,不留痕迹地偏头,看到了那人的侧脸。
是行风。
他怎么在绮州的镇上?他不是林非晚的贴身侍从吗?莫非他来了?只是腊八之后再没有收到过他的消息,完全不知他现下状况,人是否还安好。
春柳及时跟上,未注意到她的异样,在街边的铺子一路边走着边挑挑拣拣地看着,倒是有不少新奇的小玩意,一路走下来,钱袋瘪了些,挎包倒是鼓了不少。
赵桑榆漫不经心地挑选着,时不时地附和或征询春柳的意见,终于在这条街的尽头看到了那抹月白色的身影。
是他!他居然真的在绮州!
早先匆匆一瞥,行风走得又快,她的确还有认错的可能,但林非晚的惯常装扮,她绝无可能认错。
他今日着了件厚厚的长袍,领边圈了绒绒的毛领,红色的飘带随着步伐飘动,活脱脱一个俊俏少男郎,只是带了些大病初愈的孱弱感。这人也真是的,来了绮州也不知道说一声,若她没注意,冒冒失地上前打了招呼他岂不露馅了,便错开了身子,挡住了春柳有可能看到他的视线。
他的身旁跟着一位与他面容相似的中年妇人,看起来与阿娘年龄相仿,想来是她那位开武馆的阿娘吧。那妇人一袭鲜艳的石榴裙,头发挽得整洁干练,只一支灯球步摇在她头上的绒花中显得有些突出。
赵桑榆未上前打招呼,待两人走后,才和春柳一起来到了那摊位前,琳琅满目,各种款式的发簪步摇繁多。
居中的一块展台上满是花灯步摇,选了一只灯球发簪戴到祖母的发间,老太太对着铜镜笑得开心,给赵桑榆和春柳各买了一对灯球小钗,两人互相给对方簪好,很是衬今日的氛围。
钗尾的花灯造型小巧别致,底部还有悬了精致的金属流苏,随着步子摇曳,格外灵动。
*
圆月高悬,华灯初上,今日天公作美,是个无云的好天气。
赵桑榆一行人未用晚饭,在街边不停地吃着各式的小食,可能是今日可以外摆的摊贩都走了报批的手续,若只能用两个字形容食物的味道,那便只有好吃了。
天黑后,陪着老太太赏了一会花灯,猜了几个灯谜,她便走不动了,派了一个护卫将老太太送回客栈,赵桑榆和春柳这才算放开了玩。
一人手中提了一个花灯,挽着胳膊在街边溜溜达达的,今日人多热闹,隐约可见的春日气息似乎击退了些冬日的严寒。两人又见着远的舞台有男子舞剑,似乎还在邀请台下的观众上来共舞。
远远的看不清面容和动作,只能看见上台的石榴色裙摆。春柳拉着赵桑榆往前去,这会人不算很多,不多时便被后面的人流挤到了前几排。
视线清明,得以认清,那人正是林非晚的母亲,接过舞者扔过来的未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