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买卖(1 / 2)

加入书签

八百文将将入手,瑛娘就拨了一些出来置备它物。

“劳烦掌柜帮我拿一篓子针线。另外,掌柜可知哪处能买来石膏与白矾?”

瑛娘原也未抱希望,只是随口问一问掌柜,不曾想这杂货铺子当真是一应俱全,无论作何用的小物、大件,掌柜都有门路弄来。

掌柜有些自得,捋了捋未有寸长的胡须,笑问:“只是不知小娘子买那石膏作何用?若是家中修补砖房瓦屋,需得报个方寸才好定量。白矾嘛,一般只衙门里头才有存备,你若真想要,我也只能托熟人少少弄些来。”

这般背景之下,无论瑛娘还是“汪瑛”都未接触过石膏与白矾。

瑛娘倒是因机缘了解过其广泛用途,眼下听得掌柜一说,却才明白此二物在如今并未推广开来,尤其那白矾,恐怕也只有水域急需净化时官府才会拨来使用。

不过这掌柜,亦或他背后的东家,既能在县城里头开上杂货铺子,有点子人脉也是当然的。

瑛娘羞怯一笑,似未察觉掌柜语义之中的试探,柔声解释道:“要不了那许多。只是偶然见识过石膏的细腻,家中壁上多是裂纹,我便想,用这石膏填补一下应是不错。而那白矾……村口的池塘时常被搅得一池污,洗衣都不便利,我亦是听村正言道曾用过白矾净水,便试着问问掌柜……此二物,该是一样一斤便足够了吧?”

一斤石膏和白矾的确算不得多。

杂货铺子里常有卖剩做样的货,瑛娘这一问确是赶了巧儿,掌柜只听不多,便从避阴的柜台里翻找出了两个壁厚半指的罐子,“石膏一斤一百文,明矾一斤两百文,这罐子不值几个钱,便送你了。”

不论这罐子究竟作价几何,这一通买卖瑛娘如何也算得铺子的大主顾了。

不过瑛娘还是感恩非常地道了谢,一手抱起一个罐子,又嘀咕这般实在不太好拿,作窘态道:“掌柜再予我一个背篓吧,不需多大,能装这两个罐子就成,我也好空出手来拿针线篓子……”

看在琉璃珠的份儿上,掌柜也不至于舍不下那几文钱就能卖的藤编背篓,当即取了一个一尺高的,顺手又拿过瑛娘抱着的罐子帮她放好,“这便行了吧?”

瑛娘又是一声谢,这才拎着针线篓子背上背篓离了铺子。

出了铺子,瑛娘又转道去布行买了二十条丝绢布块、四十条棉绢布块。

等她上山寻摸了染色的植株,这些布块便可让娘与三个婶娘和大嫂闲时绣了,不拘小花小草,有个花样儿就能卖个好价。

但家里头那些个婶娘都是见不得钱的,整家儿的银钱也得充入公中,瑛娘可不想劳心劳力的还吃家里男丁剩下的汤水,便打定主意要与汪木匠和徐氏说清厉害,才肯拿出来新的营生供他们挣钱。

如此想着,瑛娘也就寻了个隐蔽处,将今日所买之物与剩下的三百八十枚铜钱一并藏进了仓库里头。

作罢,又慢悠悠走向市尾一茶铺。

这茶铺老板是对两鬓霜白的老夫妻,瑛娘来时他们也才将将支开摊子,只是茶客午时少有只饮茶汤的,这一时半会儿便也没人光顾。

瑛娘也是瞅准了他家摊子摆的桌凳够多,在外踟蹰半晌,才面颊微红地凑了过去与那婆婆招呼,“婆婆,您家茶摊子每日都是这个时辰才支开吗?”

老妇人见瑛娘面嫩,倒也和善,点点头,道:“我家这茶摊虽是卖茶的,却也给来不及回家头吃饭的农户提供便利,一文钱就能打碗热汤就饼,故而午时三刻才支摊。闺女来逛农集?该是要与我打听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