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平衡(1 / 2)

加入书签

染几方小布自然挣不来金子。

如此一通染制,所用白矾价值六十文,盐约摸十四文,再有六十方布块花去二十文,本金足有九十四。

若这布块染了便卖,顶多丝绢一方两三文,绵绢一方一二文,纯纯只挣得个劳力钱。若是绣了花样子去卖,丝绢卖个十文,绵绢卖个五文,倒还有个三百多文的进账。

只是绣花、绣草虽简单,一日也不能尽做这些不顾家里的伙计,以瑛娘自个儿的速度来看,一日至多绣个十几方她便不想做了,云氏和何氏、小林氏能绣得如何也未可知,便算个日均八方,六十方绣下来也需得两日半。

一斤白矾用得三回,回回六十方,七、八日挣得来九百多文,虽不可细算,比之染坊盈收却也不太够看。

不过成匹的布染不是这般算法,染料与固色煤染液都能反复用,便算染了一匹布所需媒染液本金,二十匹布分摊来也不过来一百八十来文,而染坊为省成本,也有用草木灰固色的,天然的媒染剂用于染色前,染时温煮,只需多费些劳力时刻搅动染缸以防形成染斑。

不过丰县东市布行紧缺彩布,应是染坊未得其法,待她这批天青、妃色布块绣成手帕销出去,估计多的是人来打探固色的秘法。

瑛娘盘算着先看看老汪家有没得人能吃那染工的苦,且开染坊可惜得足够的本金,真开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户也很难守住根本,到时最好先看看村正和村人的态度,再做他想也不迟。

天还不算冷,布块吹干自不需得多久,待二房推了浆汁回家,瑛娘已将布块收回了大房偏间儿,自有小林氏与林氏说那稀罕事。

林氏没亲眼见到却有些不信那布块能有多好看,记挂着菽乳的营生,便也没把小林氏的话往心里去,见云氏在灶间忙活的差不多了,连午食也不紧着吃了,垫吧了两口便自顾自取了瑛娘调好的膏液去守着煮汁儿制乳。

见状,汪点德和汪会也不好在饭桌上久待,埋头刨了几口菜,一呼噜喝完稀饭,桌上的兔肉只夹了几夹,匆匆吃过便也离了桌。

因着定了量去城头营生,三房一家子也赶着饭点回了家,八十碗捞面做不了许久,个把时辰也就卖净了,听着食客抱怨备得太少,陈氏亦觉得这营生该再多会儿子,只是徐氏不给粮她也没的法,心头难免不爽了。

汪辰却觉得如此正好。

忙个半日,挣得也不少,瞧二叔二婶忙得热火朝天,一日挣来不比他们还少?

“娘,我瞅着下午空闲,不如再琢磨琢磨新浇头?我可瞧见了,昨个儿吃我们捞面的食客好几个都去了别家吃,日日吃这鸡汤鸡肉他们也腻。你瞧这兔子是不是更鲜?”

叫陈氏说,兔子骨肉多,哪有鸡肉吃这香,且肉哪有吃腻的?哪有恁好的日子?

不过儿子的言语她也听了进去,吃了几夹兔肉,确也觉得不错,便闷声点了点头,盘算着能做个什么本金不要多少、味道也还不错的新浇头。

二房三房满心满眼为着营生,汪木匠自然满意得很,灶间的事儿他不管,吃过午食又带着儿孙去地里忙活去了。

而家里头,合力拾掇完家里的杂活,大房母女三人也没再去管其他几房的闲,径直回了屋里。

回了屋,瑛娘将布块清点分放,取了天青、妃色各一方丝绢、一方绵绢,让云氏先绣几个花样儿出来以作样品。

云氏嫁来老汪家二十几年,除开最初一年,便是今日这般最为松快了,但忧着瑛娘把活儿全支使给别人去做会让徐氏不满,眼下能打个样也不错,接过针线篓子和布块便坐在窗前绷了篓子比划着如何下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