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2新糖(1 / 2)

加入书签

四色颜料合计一千二百扣,瑛娘一日也没敢歇,好悬赶着交付日前做完了。

恰逢汪辰带了信儿,说是方氏手头的口脂售罄,瑛娘便又趁着夜色取了昨年做好的三百瓶来装好,只待进城后一并送去与方氏。

这回进城瑛娘没甚别的打算,索性一觉睡到天光大亮才起。

临了出门,徐氏却不敢真叫瑛娘独自个儿赶车去城头,逮着汪点柱耳提面命好一通说,说罢还不忘追出门叮嘱:“去了城头你也别乱看、乱说,一切都听瑛娘的。”

汪点柱活了几十年,真论进城的次数还不比瑛娘这两年去的多,闻言眼神飘忽,下意识缩起了脖子,道:“娘,不若你也同去吧?”

徐氏最瞧不上他这点儿,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又怕瑛娘多想,堪堪收了收表情,这才抬手戳了两下眼前的榆木脑袋,“你怕啥?你怕啥?还没几岁大的娃儿争气!小老九读书都吵着要自己去,你呢?!又不是叫你独自个儿去!你到底怕个啥!”

汪点柱往年去城头找活做都是跟着汪木匠和几个兄弟,再不济还有几个侄儿替他揽活儿,根本不需得他自个儿与人攀谈。

可这回同去的却是未及笄的闺女……

徐氏瞧他表情便知他在想什么,怒瞪他一眼,扭头便催瑛娘上骡车,“赶紧去吧,一会儿日头大了可热得很。”

瑛娘倒是从“汪瑛”的记忆中了解过汪点柱的德行,知其无大过,纯粹是没经过事儿,卑于与人交谈,便拉了徐氏歪缠道:“总归有我爹在,不若再叫上我娘,也带?娘去城头见见世面。”

老汪家四个儿媳,二房林氏得徐氏信重,时不时便会进城典换鸡蛋、家用,三房陈氏如今也进城管着铺子,四房何氏嫁过来前更是常随娘家姐妹于府城行走。

唯独云氏在娘家时便不常出门,嫁到老汪家后也是日日操持家务难得清闲,更别提生得几个闺女后惨遭徐氏嫌弃,便是连回娘家一趟都要遭她一通白眼,所以丰县虽近,云氏去的次数却是寥寥无几。

听得瑛娘提及,徐氏难免忆起过往,面上登时也有些过不去,“?娘去就是了,何必再叫上你娘,你娘又不爱出门。”

瑛娘心知徐氏这是为过往错失扭捏,厚着脸皮缠了缠,逗得徐氏一乐,松口支使汪点柱去叫人来。

汪点柱倒是无所谓自个儿媳妇儿进不进城,徐氏说他便照做,不消多会儿就抱着?娘领了云氏来。

这年把来云氏心气也顺了大半,见瑛娘与徐氏亲近也没觉多难受,低眉顺眼的招呼过徐氏,便跟着汪点柱先上了骡车。

“奶,我们这就走咯。”

徐氏嫌瑛娘“过河拆桥”,不过日头渐高,她也记挂着自个儿的活儿,摆了摆手便先回了院子。

“走吧,爹。”

骡车缓缓驶出大王村。

?娘还是头回出村,只安稳坐了会儿便忍不住在车上作起怪来,云氏见汪点柱赶车还算稳便也没多管她,倚着瑛娘轻声问道:“怎的想起叫娘陪你一块儿去城头了?”

香露、颜料的买卖都算稳当,云氏亦知瑛娘再没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别的,所以隐隐猜测这回进城约摸是要给她亦或家里头闲着的何氏再找个什么活计来做。

可除了裁衣、绣花,她与何氏又能再做些什么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