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永兴(2 / 2)
“家中仅有四十亩田地,一年产出只够我们一家子整年吃用。单我那五亩地能供给二叔多少?来年五亩全种上,顶天了也只够二叔制得一百二十来斤油,这其中还得留下来年所需的四斤种,二叔算算,这一年到头只挣个三十几贯到底合不合算。”
三十几贯单听着多,真用起来却是算不得什么。
何况这其中一半还得交与公中,分下来十几贯,指不定还不够汪连今后在外交际同窗的花用,更妄论长子膝下还有长孙,待得双亲百年,这副重担可没人再帮他二房担着。
“那瑛娘的意思是……”
“除开二叔今年制油所费,我手头还剩五十斤生胡麻,可卖与同村相邻,叫他们单出一两亩地来帮种。如此亩产六十斤,种个两亩便能得三贯钱,以今年田地均产三百三十斤为准,持有三十亩地的人家,只需种这两亩胡麻的进账便足够他们以银代粮交够地税,经复一年,自然多的是人愿意帮二叔种收胡麻。”
汪点德算账算得头晕脑胀,不过理顺了思路,倒是明白了瑛娘话中隐意。
这两年老汪家在十里八村着实显眼,同村的友邻早有言语说不尽,只是昨年地税增收,菽乳买卖停了,大家伙儿又打瑛娘手头得了实惠,这才暂时压下了诸多杂念。
日子得过,待得村人缓过劲儿来,早前积累的情绪多半会井喷,但若在此之际拿出胡麻种来,叫整村儿的人都看到实打实的进账……
毕竟老实种粮,一亩地产也不过一贯钱,而一亩胡麻却能得足足一千五百文,如此实惠,再多的怨怼也能生压下去!
汪点德喜色上脸,恨不能拍烂双掌与瑛娘叫好。
“二叔先别高兴过早,村人不见得咱家一说就愿意舍出田地来帮种,最好先与村正商量好再行事。”
汪点德不甚在意地一摆手,“?”叹一声,自信道:“村正与咱家亲近,只要叫他知晓种着胡麻的好处,他指定能同意。”
瑛娘但笑不语,只叫汪点德自个儿看着去办。
村正甫一听舍地改种胡麻却是当即反对。
汪点德正待与他细说,却听得一阵快马马蹄震得墙面直落土灰,吓得一懵,再看村正也变了脸色。
两人跑出屋子,却见村人闻声聚集,那骑马的差役扫视过人群,才扬声道:“天不假年,先帝于元守四十八年夏驾崩,兹告天下。前有诚王聪慧仁德,深谙治国之道,即刻领圣命继位,改年号永兴,三十日内禁行嫁娶,望众周知。”
皇帝驾崩,需得八百里加急通报,而大王村距盛京千里之远,便是快马加鞭,也得三日余才能抵达。
于村人而言,高位之人还不如地头收成重要,倒是听得熟悉的“诚王”,登时面面相觑。
村人如此,村正却不能不稳,见差役通告完,连忙摸了几锭碎银上前躬身塞到他手中,“差爷辛苦,还请吃个茶再回盛京复命。”
差役神情淡淡,暗自掂了掂重量才满意地“嗯”了一声,扬了扬缰绳,待村正退开,才扬鞭疾驰而去。
诚王继位便称永兴帝,村正忧心这位帝王不会叫农户好过,思及汪点德提议胡麻事宜,却再生不出半点儿拒绝之意。
大王村六十八户,田地合计两千亩,地税三十取三,整村需得上缴五百五十石生稻或生麦,若以银代,需得一百九十八贯钱。
若以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