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0秦放(1 / 2)

加入书签

药墨售出,瑛娘才与掌柜提及此前亲手默写的《六祖坛经》。

西市书坊也常代书院学子售卖手抄本,眼下将将做成一笔买卖,掌柜自然愿听瑛娘多言几句,待得书页入手,观其字迹、落款,掌柜才骤然一惊,“确是出自'苦禅'的手抄?”

她即苦禅,瑛娘自然点头应“是”。

掌柜长吁一口,翻看手抄的动作倒是轻了不少。

有药墨声望在前,“苦禅”在众学子中也有了一定的声名。

且这手抄字迹看来完全不输潭徽书院讲义的先生,用纸也是上佳的好纸,若能将其装订成册,想来也能卖个好价。

只是这手抄内容为《六祖坛经》,不好佛法者恐怕也难读懂其中禅意,如此,倒也限制了手抄受众,还得另寻好此道的权贵亦或富家娘子,借此投其所好方可成事。

然,掌柜在心头过了一遍丰县人脉,却是想不出任一喜好的佛法禅学的人来,只得微含歉意,与瑛娘实话,道:“汪娘子,咱们丰县怕是没人吃得下你这手抄,若此事不急,不如与我一些时日,我求东家往府城送一送。”

府城权贵不可同日而语,若东家行事得当,这手抄应也能叫东家拿去作一份体面的礼。

手抄价格不比药墨这等实物清楚界定,掌柜心头自有一台秤,只待瑛娘同意便能磋谈议价。

瑛娘倒是无所谓这手抄最终卖与何处,毕竟当下愿买手抄的人多半是为了“贴近”大儒,故此追一追“苦禅”之名,瑛娘闻言便也未多犹豫,当即点头应了掌柜。

掌柜亦松了一口气,笑与瑛娘议价,“这手抄恐怕有上万字,眼下有两种代销之法,端看汪娘子想选哪种。”

上万字的手抄通常成册外销,字迹、名望皆能作价。

按书坊的行事习惯,买断这本“苦禅”手抄少说也能给到一册五十两银的高价。

而另一种代销之法,则是先由书坊寻得买家,待得售出,再由书坊抽利两成。

书院学子常用第二种代销之法,毕竟书坊只抽利两成属实算得良心,而买断手抄,价格也是由书坊先行判定,卖高卖低皆由书坊自行承担。

瑛娘不欲与书坊计较得失,自然选了买断结银。

掌柜也是更属意如此,见她爽快,便做主给了六十两银买断。

需知,六十两银足够以原价买得一百一十石稻米,瑛娘自觉满意,收下银钱,又与掌柜道过谢才驾车离去。

时至午后,也该去往茶楼与章文德及其东家碰头。

福云茶楼不难寻,整个西市当属此楼最为显眼。

瑛娘到时已有小二在外相迎,待得进了三楼雅间,才知章文德与其掌柜还需得一刻才能赶来,特意差人告备茶点,好叫她来能安心坐等。

茶楼地处丰县当中,雅间窗台可观半城风光,好茶果点齐备,如此等上一、两刻也不值当什么,瑛娘从善如流,屏退小二,只管品茶静心。

等待不及两刻,楼道传来动静。

瑛娘占小,听得动静自然主动相迎,待章文德先了半步为东家推门引路,她先唤了一声“章叔”,才见一笑脸男子紧随其后入了门内。

此男子面相约摸年近不惑,或因时常笑脸迎人,眼下、嘴角都有明显笑痕,看来倒是面善和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