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章(1 / 2)
哨声响起,村里的人家开始陆续走出来上工的人。
这时候的上工哨,有个戏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有那积极的人家,第一遍哨子响起的时候,就出门了。
普遍家里都是勤快人,而那偷懒耍滑的总是在三遍哨子响起来的时候,才慢慢悠悠的从家里面走出来,还要边走边伸着懒腰。
而赵梓却不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虽然赵梓出身贫穷人家,但是有赵老太的宠溺,又是独生子,十分享福。
他可是赵老太的心尖尖,除了农忙,应大队的要求必须出工,其余的时候,全看赵梓的心情和身子。
心情好了,身子舒服,就去磨点洋工,给这本不富裕的家庭,增加小孩子能赚的工分。
第一遍哨子响起来的时候,赵招娣姐妹三个便背着背篓出了家门,对于父亲的不出工,她们早已习以为常。
赵老太他们则在第三遍哨子响起来时,才懒洋洋的从家里出去。
很快一大早还算热闹的农家小院,便剩下赵梓一人在院子里面。
早就做好规划的赵梓,自然不能像原身一样,躺在床上睡懒觉,更不会想着哪里想辙弄点酒水喝。
对了,也不能说小院只有赵梓一人,床上还有个小小的娃娃赵盼娣还躺着。
不满一岁的赵盼娣腰间系着一根拇指粗的麻绳,另一头则是拴在床头的床柱上面。
赵梓一进屋里,就看着小盼娣不哭不闹的躺着,眼睛似乎是看着床后墙上的窗户。
“丫头,嘿,我是你爹!”
对于小娃娃一向都很喜欢的赵梓,此时母爱有些泛滥,走到赵盼娣跟前晃晃手指,意图吸引赵盼娣的注意力。
也许是听到声音,也许是被手指打扰,小盼娣的水汪汪的大眼睛就直直的看向了赵梓。
赵梓凝神和小娃娃对视着,接着心里就是一片心疼。
一大早接收的信息有些多,对于这个存在感只有哭声的小娃娃,此时赵梓才有清晰的认识。
那小脸又瘦又蜡黄,整张脸似乎就那双纯净的眼睛最漂亮,也最突出,似乎占了半张脸一般。
赵梓知道,这样的原因,大概是小家伙营养不良,瘦的。
想到大人们都吃了煎饼,这小娃子吃了什么呢?
赵梓有些懊恼,自己还说要好好的对待每个孩子,要让积分多多的,好实现自己的财富、人生自由。
但是对于这些孩子,他应该更细心更细致才行,现在似乎最基本的还有些欠缺。
“盼儿啊,你吃了什么?”
赵梓小心的抱起来盼娣,然后才发现到手的小娃子身子飘轻,似乎也就那么十几斤的样子。
隔着衣服,似乎能够摸到小娃娃的骨头,有点硌人。
环视了四周,发现床边的半柜上面有个大海碗,探头看了一下,里面的碗壁上,似乎有些糊糊的样子,像极了烙煎饼的糊糊。
“你姐给你煮的这个喝?”
赵梓的眉头皱起来,单手抱着小盼娣,另只手拿过来海碗,就见小盼娣,看着那海碗,就啊啊啊的叫起来,“次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