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夏茗(1 / 2)

加入书签

开市的物价是什么样的?

在夏茗幼时,家楼下那片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上,每天早上都会支起好几个早餐摊儿。

父亲上班的早,伍燕来不及做饭的时候,会给小夏茗五毛早餐钱,让她先下楼吃饭,然后她再骑单车送她去上小学。

小夏茗穿过五六个热气腾腾的铁皮大桶,看着大婶戴着袖套,麻利的将白色大碗用塑料袋子一套,黑米粥小米粥、胡辣汤掺豆腐脑通通都是5毛一碗。

她吃不了那么多,每次都会细声细气的问粥铺大婶,可不可以要一碗3毛钱的分量。

那时候的5毛钱还很值钱,不像现在。

酸菜饼5毛、菜饺子5毛两个、糖糕5毛两个、烧饼5毛两个、小油条5毛钱三个、油饼5毛一个、肉包5毛两个,馒头5毛5个……

吃了粥,小夏茗还剩两毛。她的选项还很丰富,但她最钟爱菜饺,炸的金灿焦脆的手掌般大的菜饺,一口咬下去,韭菜鸡蛋粉条的味道能把人香晕过去。

后来,经济飞速发展,物价也随之上涨。但一家三口却变成两口,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收入却一降再降。

一碗米线8元,每天能卖多少碗?

店面每月的租金、用料的成本、母女二人的吃穿用度……

伍燕赚钱不容易。这一点夏茗深有体会。

所以在得知开市那家本地机构的学费后,夏茗在张天天的注视下变得很安静。

她小声道:挺贵的……我得好好想一想。

张天天了然的拍了拍她的头。

-

家里。

一张陈旧的木桌,两个安静吃饭的人。

伍燕把盘子里最后一个红烧鸡翅放到夏茗碗里:“你既然已经想清楚了,妈妈当然支持你。”

“可是……”夏茗欲言又止。

“钱你不用操心,这些年咱娘俩省吃俭用,本来是想给你上大学用的……提前了,也挺好!”伍燕扒拉了两口米饭,看到女儿一动不动,笑了笑:“茗茗,你就好好学,做你想做的,妈别的本事没有,全力支持你的心还是有的!”

“其实我高考也可以。”夏茗低头咬着那只鸡翅,含糊不清道。“先考上,再想办法转专业……”

伍燕摇了摇头:“你这孩子,我还不了解你?咱也别弄那么曲折。你就去学你想学的吧,从小到大你都没让妈操过一点儿心。”

母亲的声音很轻,又道:“失败也没关系。大不了,回来陪妈开店,总还是有退路有饭吃的。”

夏茗眼睛湿了。

她佯装喝汤,待放下碗,冲母亲调皮的做了个鬼脸:“妈,你等着看吧!我会做到的。”

夏茗信心满满。

伍燕被女儿逗笑了。

-

高二的暑假,夏茗开启了周一到周五从家到机构的两头跑生活。

为了省钱,她没有选择在机构住宿,而是住在家里。每天一大早背上书包出发,一天的公交费和午饭费加起来是十元,夏茗觉得足够。

在那个后来被田荔称作“不专业”“小作坊”的本地机构中,夏茗第一次学习到什么是景别,什么是视听语言,虽然老师教的只是基础知识,虽然一些电影片子的讲解PPT甚至是网上下载的……但仍然不影响夏茗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一个和学校截然不同的环境。

本地机构的同学们,家境明显要更好一些,但性格也更“冲”一些。他们不见得多有天赋,却更见不得别人刻苦。

多么奇怪,当你和别人一样努力时,是正常的。

而当你的努力要远超于所有人时,却是异常的,是要被议论打量的。

夏茗第一次脱离原本熟悉温良的环境,直面有点“小恶”的新环境,第一反应是有点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