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5章(1 / 2)
他们家饭菜简单,轻易不在堂屋和炕桌上吃饭,家里烧不起碳,全靠柳枝夏天捡来又晒干的柴火,平日里省着用,就怕撑不过北方的冬天。
池霄从院子里走厨房里来,矮小的木桌上摆放这两小碟咸菜,一大盆的小米粥,还有一个鸡蛋,几张新烙的大饼。
池霄高大的身影一进来,厨房都显得狭小走不开了。
两个孩子乖巧的坐在柳枝一侧,看着池霄不吭声,柳枝也看了一眼池霄,没说话,但桌子上摆放着四个人的碗筷。
她低头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将鸡蛋剥开,分成两半,一半给池明,一半给池欣。
池明要给柳枝吃,池欣也学着哥哥送到柳枝嘴边。
“妈妈不吃,明儿和欣儿吃鸡蛋才能长高高。”柳枝心疼两个孩子,家里没有什么有营养的东西,个子都没同龄的孩子高,现在家里没了来源,鸡蛋也要紧着吃。
池霄坐下,舒展着脊背长腿伸开,柳枝给她自己和两个孩子一人盛了一小碗米粥,木着脸道:“你自己盛。”
池霄学着柳枝,给自己动手盛了一碗,无视识海里蹦跳的系统,喝了口小米粥,煮的黏糊糊的,很浓郁的米香味,咸菜约是滴了几滴香油,泛着晶莹玉润的光泽,池霄夹了一筷子,清脆爽口,配上黏糊糊的小米粥,意外的好吃,不由满意地扬起了眉眼。
厨房中,一家四口吃的缄默不语,柳枝将盛着葱油饼的馍篮子推过去:“剩下的葱油饼你都吃完,吃完饭,你要去西边院吗?家里没什么东西让你带过去的。”
西边指的是老池家,池霄和柳枝结婚后没多久,二房就被分了出来,名曰其名,老大结婚不在家里住,得一碗水端平。
村子里的人家,儿子结婚,大多是买个宅基地,再盖个砖瓦房,让小两口过红红火火的过日子,但是老池家,给大儿子在县城里买房,掏空了存折,手里没剩几个,就在最东边给池霄一家买了个草坪篱笆院,气的池霄带着柳枝搬出来后,叫老池家就叫西边院的。
村子里都知道池父池母的偏心,但池霄和柳枝作为小辈,没办法说长辈的不是,现在池霄从里面出来,按理说要过去一趟看看。
柳枝顿了下:“昨天送过去一条年鱼。”
“姥姥让舅舅拿来的大鱼。”池欣奶声奶气的接话,小手还比划着:“这么大,欣欣还没吃过。”
“不去。”池霄喝完热粥,呼出暖洋洋的热气,连带着听到西边院,原身里的憋闷之气一起呼出去,大爷般的仰在矮凳的靠椅上,从窗户投射过来的曦阳映射在身上,仰着脑袋慵懒的翘起薄唇,柳枝看他这样万事不管吊儿郎当的样子,气打不出一处来,加上昨天被池父池母的态度彻底伤透了心,当下也不再劝池霄。
柳枝收拾了碗筷,全程无视家里多了的那个人。
吃过饭,带着两个孩子打扫院子,这边过年风俗,年二十三蒸年包子,二十四蒸大鱼大肉,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宰羊,熬羊汤吃羊肉,年二十五全家大扫除,等收拾干净,家里年货备好,二十六风风火火的去镇上泡个澡堂,就开始欢欢喜喜的迎大年。
现在家里这般情况,没钱再置办像样的年货。
柳枝不指望池霄回来了,家里有什么改变,池霄没进去前,天天浪荡在外面,不仅不往家里拿钱,还在外面和人打牌赌博,时常输个底朝天,柳枝怀着池欣,还要照顾着两岁的池明,日子没比现在过的好多少,早就对池霄失望透顶了。
两个小的,被妈妈穿上了罩衣,池明眼疾手快的帮柳枝挪动院子里碍事的零散东西,小池欣拿着小手绢开始擦桌椅板凳,里面穿着棉袄,蹲下就要撅起屁股,像个大棉球一晃一晃的,池霄懒懒地依靠在门框上颇有兴趣的看着。
柳枝看着懂事乖巧的两个孩子,觉得日子再苦也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再看倚在门框上什么都不动弹的男人,冷着脸瞪他:“你要是实在闲着没事,就把后面扒掉的墙用土坯补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