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皇帝的思考6(2 / 2)
正月初一,积雪未化,宫巷间透着一股清寒。昨夜群臣宴的喧闹声已然散去,四处静谧无声,唯余冷风偶尔撩起宫墙上垂落的红灯笼穗子,发出轻微的声响。
永巷令旁的梅树盛放,红白交映,点缀在灰白天地间,显得格外明艳。
关宁一袭浅色棉袄站在梅树下,手中执一根竹竿,正专心致志地轻轻拨弄枝头积雪。
雪落地面,砸出一阵清脆的声响,她抬头望了望枝间未开的花苞,神色安然。
远处传来一阵隐约的脚步声。关宁转头望去,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走近。
赵怀书穿着一袭深青色冬袍,肩上落了些许寒霜,神色如常,似是随意踱步至此。
当目光对上关宁时,他脚步微顿,随即笑了笑,颔首行礼道:“关掌记好雅兴。”
关宁收起竹竿,笑着回应道:“赵掌印好兴致,初一这般清早便到永巷令走动,可是要给我拜年?”
赵怀书微微一怔,随即抿唇一笑,回道:“既然掌记如此说,那我便不负这番好意了。”
说罢,他竟真真切切地作了个揖,肃然道:“新年将至,赵某愿掌记平安顺遂,诸事如意。”
关宁见他行礼,竟也端正姿态回了礼,笑着说:“承赵掌印吉言,亦祝掌印身体康健,步步高升。”
两人礼罢,赵怀书看了一眼地上的梅枝,开口道:“雪压枝头,寒气重得很,掌记赏梅不觉冷么?”
关宁莞尔一笑,指了指身旁的梅树:“赵掌印若赏梅,便知冷也无妨。”
赵怀书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见那梅花在寒风中凌霜而放,红白交映,格外引人注目。
他低声赞道:“腊月梅开,一向坚韧非常,掌记果然懂花。”
关宁闻言,抬眸看了他一眼,轻声道:“梅花亦是人种,长在墙角尚能自开自落,若得人护佑,便可争春。赵掌印觉得呢?”
赵怀书一愣,沉吟片刻后答道:“墙角独放自是可敬,但若争春太过,恐遭风摧雪压,不得善终。”
关宁低头轻轻一笑,未置可否。
随即转身推开了屋门,略作邀请道:“不如进去坐坐,外头寒气重得很。”
赵怀书迟疑了一瞬,还是迈步跟随进去。他的目光落在关宁的背影上,心中却莫名生出几分怅然。
他并未刻意寻来,脚步却不知怎的,停在了永巷令外。
回头看着静谧的宫巷,赵怀书自嘲一笑:“果然还是不习惯这样的清闲。”
屋内,炉火轻燃,暖意扑面而来。关宁取来茶具,熟练地烧水、投茶,手势干净利落,动作流畅。
赵怀书站在一旁,低头环顾这间不大的屋子,摆设简单,却收拾得格外干净。
“我这地方简陋,也没什么好招待掌印,您不嫌弃便好。”关宁沏好了茶,端了一盏递到赵怀书面前。
轻声道:“不是什么好茶,掌印将就着用罢。”
赵怀书接过茶杯,指尖略感温热。他端详着这简陋却不失雅致的房间,心头的寒意仿佛散去几分,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淡淡的茶香弥漫唇齿之间,竟有几分意外的温馨。
“关掌记倒是会挑茶,简朴中自有几分精致。”赵怀书微笑着开口,语气平和而真诚。
关宁却似没听出这句赞许,反倒是眉梢微挑,调侃道:“赵大人这是夸我节省,还是说我寒酸?”
赵怀书一时哑然失笑,摇了摇头:“你倒会揣摩话中深意。掌记今日不过值守,却仍留在宫中,是有事未完?”
关宁抿唇笑道:“宫外并无多少亲友,去处不多,倒不如留在这里清静,整理些未了的账册。”
她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让赵怀书微微一怔,他低头看着杯中浮动的茶叶,忽然开口:“宫中这样的人不少吧?新年将至,却连一个可以去的人都没有。”
关宁侧头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