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两只狐狸3(2 / 2)
三人皆沉默。
齐锐率先打破沉默,忽而声道:“我以为,律法不公,才是百姓苦难的根源!。”
任子洲沉思片刻,缓缓开口:“律法是基础,但没有监督与施行的权力,便形同虚设。朝堂与地方勾结,世家豪强垄断民生,律法再好,亦只是纸上谈兵。”
李长风点了点头,沉稳地补充道:“二位所言不错,但若无明君,即便律法与监督健全,亦无力扭转。治国平天下者,必是君子;而君子治国,需以德为本,法为辅。”
齐锐冷笑一声:“长风兄过于理想化了!你如何能保证明君长存?若有昏君登位,百姓又当如何?”
李长风被问得一时语塞,任子洲却接过话头,认真道:“所以,士人的责任便在于此。明君昏君无法选择,但可选择辅佐其治国之法,尽量将百姓之苦减至最低。”
三人一番你来我往,辩论得热火朝天。
刘老汉在一旁听得入神,渐渐忘了掩饰脸上的忧色,目光中透出些许敬佩。
他忍不住笑着感慨道:“若你们都能中榜,入朝为官,或许还能真为百姓做点实事。”
临别前,李长风朗声笑道:“今日一席话,胜过三载师友。若我等皆能中榜,他日定要携手共事,造福一方!”
齐锐一拍桌子,大声道:“此言甚好!任兄、长风兄,咱们今日便立下约定,日后若有人屈服权贵,便由其他二人鞭策,不得食言!”
任子洲微微一笑,拱手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三人相视而笑。
刘老汉在一旁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低头擦了擦茶摊的桌子,眼中却多了几分湿润。
他的女儿,曾经也盼望这世间能多些像他们这样的好人。
*
一碗粗茶早已凉透,任子洲却察觉到刘老汉眼底掩不住的疲惫。
“刘伯,您每日忙着招待往来学子,想来也不轻松。晚辈斗胆一问,您家中可还有人帮衬?”任子洲轻声问道。
刘老汉闻言,放下手中的茶壶,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略带自嘲:“老汉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在城东一户大户人家做账房先生,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他的话轻描淡写,可他目光微垂,神色间带着隐隐的哀愁。
“刘伯,你的眉头皱得这般紧,可是有什么难处?”齐锐向来心直口快,见状忍不住问道。
刘老汉赶忙摆手,故作轻松地笑道:“没事没事,年纪大了,老毛病。”
话虽如此,但他的笑容却未达眼底。
任子洲看在眼里,虽未多言,却将这细节记在了心中。
李长风也察觉气氛微妙,借机转移话题道:“春闱将近,刘伯不必为我们担忧,倒是这茶摊若有需要修葺之处,不妨告知,考后我们定当尽力相帮。”
刘老汉摆了摆手,低声道:“心意我领了,只盼你们这些年轻人好好考,莫辜负家人期望。”
话音落下,他转身忙着收拾桌椅,却没有看到身后的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目光中带着些疑惑和沉重。
他说得云淡风轻,像是在说一件极普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