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两只狐狸7(2 / 2)

加入书签

那一瞬间,他似乎在回忆,也似乎在思索皇帝言语背后的深意。

“太傅?”单总管笑了笑,“陛下说得如此重,奴婢可不敢妄评了。”

单总管亲自斟了第二盏茶递给皇帝,语气轻松道:“说来倒是巧,这茶叶还是槐花镇送来的,恰好有点儿当年的味道。”

皇帝接过茶盏,淡淡抿了一口,许是那股清香勾起了些许回忆,脸上的神情柔和了些许:“槐花镇……”

单总管见他情绪稍缓,顺势笑着道:“陛下还记得咱们三人那会儿偷听夫子讲课的事吗?”

半晌,他垂下眼帘,话锋一转,笑着说:“最近奴婢倒总记起以前在槐花镇四水巷的日子。”

皇帝抬眸看他:“嗯?”

“那时候我们三个得闲了就跑去学堂外偷听夫子讲课。”

“这当然记得。”皇帝的声音有一丝轻柔,带着点淡淡的怀念,“小妹后来还嫌我们讲的不对,非要自己跑去听一次。”

“可不是,后来她说自己也要入宫当官,还说偶像是谷帝。”单总管轻笑,神色却夹着几分落寞,“那时候,她张口闭口就是改什么律、立什么制,真当自己能把整个天下翻个面儿。”

皇帝闻言,唇角轻扬,似也忆起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目光却渐渐深了。

他喃喃道:“槐花镇四水巷,得闲时,咱们仨总是疯得不像样子……”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四水巷不大,住的多是手艺人和穷苦百姓。

每天黄昏,槐花镇的学堂外总会有读书声传出,那声音透过破旧的木窗,传到外面的小巷子里。

他们三人常常趴在窗沿上偷听,不敢惊动里面的夫子。

“槐花镇的夫子是个古板人,讲课时爱摇头晃脑,偏偏你那时总学他摇头晃脑,小妹说你像个老头子……”

他记得那天的情景,夫子正在堂上讲《论语》,他们三人趴在窗边听得入了迷,直到夫子突然停下,指着窗外朗声道:“三只小耗子,偷偷吃香油!”

他们吓了一跳,正要跑,却被院里的学童一拥而上,堵在了巷口。

单小妹眼珠子一转,忽然蹲下来,哭得梨花带雨:“夫子,咱们也想读书,可没钱!”

那哭声极有感染力,听得夫子皱起眉头,连连摆手:“罢了罢了,想听便听,莫要嚎哭。”

“其实啊,是夫子见咱们听得用心,自己也改了主意,让我们去屋檐下坐着听。我还记得那年初夏,他讲《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小妹听得两眼发亮呢。”

自那以后,他们每天都能正大光明地站在窗外听课。

单小妹最痴迷前史,每次夫子讲到谷帝,必然听得两眼放光,回去还会兴奋地说:“我要成为那样的人,建个不世功业!”

“夫子气得当场拿戒尺赶人,你和小妹却敢跟他讨说法。”

皇帝轻轻“嗯”了一声,目光却越发深邃。他放下茶盏,平静道:“当时也不过是少年人的意气罢了。”

他永远记得那一幕,单小妹叉着腰,毫不示弱地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