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6奇女子2(1 / 2)

加入书签

夜色沉沉,刺史府的宴席已近尾声,席间酒香弥漫,觥筹交错,宾客们皆已微醺。

主座上,杜彪端着酒杯,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关宁身上,笑意满满:“奉使远道而来,不知今日这顿薄酒宴席,是否合奉使心意?”

关宁微微一笑,端起酒杯,语气温和却不失分寸:“宣州乃江南膏腴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今日能得与诸位大人同席畅谈,实乃快哉。”

其中一位年长的官员笑着附和:“奉使谬赞了,宣州虽算不上富庶之地,但自古水运发达,松吴江贯穿城内,多少年来庇护着宣州百姓。”

另一位年轻官员亦笑道:“奉使一路巡查沿江州府,想必见闻颇丰,不知对我宣州可有指点?”

此言一出,几位老成持重的官员心中微微一动,彼此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这分明是在试探奉使的态度。

而关宁却只是轻笑,未直接回应,而是端起酒杯微微一抬:“执掌公道,本就是吾辈职责,何谈指点二字?今夜承蒙诸位款待,宁敬各位一杯。”

她的话既不推辞夸赞,也未落人口实,恰到好处地维持着官场上的分寸。

几位老成持重的官员对视一眼,目光中都多了几分赞许。

??这个奉使,不仅胆识非凡,连言辞应对也十分老道,但不过尔尔。

杜彪微微一笑,状似随意地说道:“不知奉使明日有何安排?”

关宁放下酒杯,神色淡然:“来宣州,自然是要先看看松吴江堤坝。听闻月前水势突涨,冲毁堤坝,不知如今可修复妥当?”

这话一出,席间一片沉默。

原本举杯欲饮的官员们动作微微一滞,随后纷纷将目光投向主座上的杜彪。

杜彪眼神微微一闪,随即笑道:“奉使忧心民生,实乃社稷之福。松吴江堤坝事关百姓安危,明日午后,本官愿亲自陪同奉使前去视察。”

关宁轻轻颔首,唇边笑意不变:“如此甚好。”

众人纷纷称赞,气氛一片和谐。

但在这推杯换盏之间,谁也未提及魏翰的事。

这份默契,让宴席上的每个人都感到一种隐秘的张力。

而关宁只是淡然一笑,心下了然。

她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

宴席已散,宾客各自离去,庭院中的灯笼映照着檐角微微晃动的影子,偶有夜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

夜色如墨,宣州刺史府的长廊幽深寂静。

关宁步伐平稳地走在青石小径上,夜风微凉,带走了酒意中的微醺感。她并未真正醉,只是借着酒意,与宣州府的诸位大人约定了明日同往堤坝,便起身告辞。

赵怀书本该留在前厅,与刺史等人寒暄几句,然而他却很快跟了出来。

他的步伐并不快,亦未出声,但关宁仍然知道他在。

她没有回头,只是继续往前走,步子不疾不徐,衣摆拂过青石板,发出轻微的擦动声。

赵怀书就这么默默地跟在她身后,始终保持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

他心绪微沉,眉宇间似有未曾散去的情绪,但又不知如何开口。

直到二人走到后院的月门前,关宁才停下脚步。

她没有回头,语调淡淡地问:“赵掌印,今夜为何这般沉默?”

赵怀书脚步微顿,心神一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