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好嫁风(2 / 2)
姜近顺势拿起马克杯。
李思晴的脸往电脑方向更侧过来,此时电脑上出现了一个名字,姜近没有看,她能看得见,李思晴也看得见。
姜近伸长手到远处去拿桌上的合照相框,胳膊带着半个肩部挡在李思晴的视线与电脑屏幕之间,用夸张的惊喜语气引了对方全部注意:“哇啊!这是你女儿?好可爱!多大啦?”
“今年刚上幼儿园啦。”做母亲的提到女儿满脸都是爱意。
“太可爱太可爱了,我最喜欢小女孩。”
“她很皮的,”李思晴接下来的举动完全出乎姜近的意料,她居然拿出自己手机播放了几条语音,是女儿在微信里催她下班回家,奶声奶气。
姜近不知剧情怎么进展到听儿童语音,也不方便强硬地移开目光去看屏幕上的身份信息。
本来平时李思晴给她的印象是个略微冷淡、有边界感的职场前辈,但一切换到母亲身份,好像晒孩子就没个尽头了。
姜近只能主动中断这个插曲,作势要起身让她坐。
李思晴这才回到现实,注意到两人一坐一站的姿势似乎并不方便交流,忙把姜近按住:“你坐你坐。”她说着放下手机,绕到桌子的另一面去把平时会客时客人坐的那把椅子拖过来。
姜近趁此机会记住了屏幕上那个男人的职位和名字。
SECD部门,徐弘毅。
在李思晴拖着椅子转到这个方向之前,她已经成功把搜索栏的数字删除,换出一个迎接更多“幼儿趣事”的笑容。
.
姜近花了两天远距离观察徐弘毅。
一个i人中的i人,高敏,目光略显呆滞,紧张时高频眨眼又显神经质。
无论是中午吃饭还是下楼开会,他总是混在小组里行动,从不落单。
每到一个地方他就顺势在角落找到一个位置,墙壁让他有安全感。通常这种人不擅长与陌生异性快速建立联系,除非对方像羽毛一样轻盈又像棉花一样柔软。
这个组就他一个PCB专家,其他组员很乐意带着他。想找到他单独行动的机会不是易事,而贸然搭讪说不定会引起整个team的注意和起哄,不是上策。
另外一点小发现,徐弘毅人品不错,乐于助人,像在电梯里帮挤在后方的人按楼层这种举手之劳他总是主动提供帮助。
姜近觉得这也许是个突破口。
周四,她抱着一大摞文件夹抢在他们组之前走进电梯,因为位置靠里,当她亮出清甜的嗓音报出自己楼层数时,徐弘毅一边伸手指向按键,一边回头看了她一眼。
四目对视,她微笑的脸上带一点清澈的愚蠢:“谢谢。”
相信这是个不错的第一印象。
今天的姜近是限定版,清纯,文静,神采奕奕,毫无攻击力,甚至穿了一条29元的浅蓝色A字裙。
两分钟后,到达姜近的楼层,她礼貌地说着“借过”从让开的人群之间穿过去,并将文件夹轻轻撞在靠门边的一个男生胳膊上,三个文件夹撞落在地,里面的部分纸张也散落出来,这一摊棘手场面卡在电梯口,影响了电梯关门。
几个人同时蹲下手忙脚乱地帮她捡起杂物,继续往她捧着的文件夹上方堆回去。
徐弘毅似乎觉得不妥,在最后一秒放开了电梯开门键走出来,接走了她手上三分之二的文件:“你要去哪儿?我帮你拿过去。”
姜近再次甜甜地道道谢,脸上的微笑足以让社恐人士也感到安全温暖。
电梯门缓缓在他们身后关闭。
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场景,他去帮助一位清纯可爱的女孩搬东西,暂时离开了他的团队,几分钟后他会回去,也许同事们会起哄揶揄两句。当下看,没有任何异常,诚如观察所知,徐弘毅人品不错。
姜近边走边故意侧头去看他的工牌,语调变得活泼:“太感谢了,我应该给你送个锦旗。你叫……”仿佛是为了获得锦旗信息,她俏皮地觑着眼念出他的名字,就像第一次见,“徐、弘毅,你是江城本地人吧?”
这个问题容易回答,徐弘毅放松了许多:“怎么猜到的?”
“本地姓徐的人很多。而且你这句话也听得出口音。我初高中两个数学老师都姓徐。”姜近努力寻找一些共同话题。
但徐弘毅的理解剑走偏锋:“你说得对,我也许适合当老师。”
姜近微怔,她本没有建议他从事什么职业的潜台词,这个转折打乱了她的思路,短暂停顿后她卷土重来:“在君腾也不错,你的部门……SECD是什么意思?抱歉我今年刚进公司还不太熟。”
这话有点容易让人误解,会以为姜近是刚进公司不久的实习生。
徐弘毅顿时有了前辈的自觉和主人翁精神,又涉及他擅长的领域,介绍略微显得喋喋不休起来:“SECD是系统与电子控制器开发。我负责的主要是印刷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优化电路板的空间和性能……对不起我是不是……”
注意到姜近逐渐空洞的笑容,他终于停下来。
姜近露出包容的笑:“不不,我在事业部,各部门工作内容都是我应该了解的。我一直抱怨公司用英文缩写人为造成理解障碍,像军情六处,原来用中文我也不能理解。”
由于她善解人意地揽走了责任,徐弘毅态度再次松弛下来,不再拘谨:“我们这是纯技术部门,其他部门的人很少有直接能理解的,除了极个别人,”说着他忽然像想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