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调整(2 / 2)

加入书签

“瑾瑾,这确实是个好机会,”林建国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但坚定,“学术交流能让你接触到更广阔的领域,对未来的研究大有裨益。”

林瑾轻轻皱眉:“我现在还有一些重要的课程和研究。”

“瑾瑾,你从小就这样,凡事都要考虑得面面俱到。”秦芳笑着摇头,“有时候,走出去才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比你想象中更丰富多彩。妈妈支持你,只要你觉得值得,我们都支持你。”

林瑾沉默了片刻,心中渐渐有了答案。

这件事林瑾也没瞒着陆泽。两人约在校园内的咖啡馆见面,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桌面上,氤氲的咖啡香气弥漫开来。

“剑桥大学的邀请?”陆泽挑眉,语气里透着欣赏,“这可是件大事,恭喜你。”

“我担心离开国内,现在的研究进度可能会拖后。”林瑾坦言。

陆泽轻笑了一声,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直视她:“林瑾,你是我认识的最厉害的人。不管什么难题,从来没有犹豫纠结过。”

林瑾看着他的眼神,那份笃定让她感到一丝暖意:“你觉得我应该去?”

“当然。”陆泽毫不犹豫地回答,语气低沉却坚定,“这样的机会不常有,而且我相信,这不仅是对你学术能力的肯定,更是让你看到更广阔世界的钥匙。我支持你,林瑾,不用担心其他的事情。”

林瑾的心中一震,陆泽的话让她感到莫名的安心。只是她后来才知道他说这话的原因,他让她什么都不用担心,因为他直接在国外给她建了一个实验室。

林瑾接受了邀请,过了没多久就是前往剑桥的那天,陆泽送她到机场。人群中,他站在登机口外,目光深邃而温柔:“林瑾,记得每周和我分享你的见闻。”

“好。”林瑾点点头,拖着行李缓缓转身,走向登机口。

在剑桥的日子里,林瑾的生活紧张而充实。她参与了关于“多模态情感识别”的前沿研究项目,课题涉及通过语音、面部表情和语言分析人类的情绪状态。为了完成这项研究,她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并反复优化算法模型。

有一次,实验室的模型因关键参数出错,导致全盘数据失效。她通宵分析问题,重新编写代码。清晨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在她的电脑屏幕上,调试成功的瞬间,林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将这段经历分享给陆泽:“虽然辛苦,但也很满足。原来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可以让人瞬间忘记疲惫。”

“我就知道你会喜欢这样的挑战。”陆泽的回复带着笑意,“你天生就是为这些难题而生的。”

半年后,林瑾以优异的表现结束了交流项目。她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了高度评价,甚至吸引了一些知名学者的合作意向。

不过她的归国时间却延后了,因为她要在这里读博。

两年时间,比半年多得多的时间,但林瑾觉得是值得的。每天她都十分忙碌,有时候答应陆泽的每周分享都可能做不到。她更是一次都没有回过国,反而是春节时林建国夫妻俩飞来陪她过节。陆泽空闲时也会坐飞机来看她,不过因为她忙得不可开交,即使来了,她也顶多能跟他吃一顿饭,聊上一会儿就又要匆匆赶回实验室。

两年时光可以很慢也可以很快,当她站在剑桥的校园里拍下最后一张照片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陆泽发来的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