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章 计划,买鸭肉,摆摊准备(2 / 2)

加入书签

很快,清澈冰凉的井水,就被梁鸣压了出来。

妹妹梁静则在旁边,赶忙用铝制水桶接水。

梁鸣先用搪瓷杯接了一杯井水,喝了几口,唏嘘道:“这井水,还是那么甜。”

这个年代的地下水,还没有受到污染,重金属没有超标,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洗漱完后,梁

鸣就走进厨房将昨晚的剩菜拿出来翻炒加热一些又煮了一锅番薯粗粮粥一顿早饭就算做好了。

“儿子你今天要去摆摊卖卤鸭得买不少新鲜鸭肉吧?你打算去哪里买?”

父亲梁敏吃着早饭冲儿子问道。

“我等会去镇上集市买就行。”梁鸣回答道。

80年代早期老百姓想要买肉得到供销社去因为肉类资源短缺供销社的肉不仅贵而且还得拿着肉票才买得到。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猪肉产量提高后上面对猪肉的收购也从统购改成了合同收购。

加上国家放开了农民养殖鸡鸭的限制农民养殖鸡鸭超过三只不再被视为资本主义小尾巴。

所以到了80年代中期老百姓在集市农贸市场上也能买到肉而且不用粮票只不过肉价比供销社要贵一些。

吃过早饭后梁鸣来到镇上集市找到一家卖鸡鸭的肉铺。

“小老板想要点什么?”

肉铺老板走了过来问道。

因为改革开放后许多老百姓下海经商所以称呼上也有所改变。

见人都会称呼为“小老板”就跟七十年代称呼对方“师傅”一个意思。

“你这宰好的鸭子怎么卖?”梁鸣问道。

“给肉票的话7毛钱一斤不给肉票就9毛钱一斤。”肉铺老板说道。

梁鸣一听这价钱还算公道算起来这一斤肉票在黑市也差不多要1毛5元钱左右。

“给我来10只鸭子没有肉票你称一下看看多少钱。”梁鸣说道。

那个肉铺老板一听眼睛都瞪圆了这是来大买卖了。

眼前这年轻人看起来穿着朴素没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