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007(2 / 2)

加入书签

云知雅不喜欢干这个活,更喜欢开着飞行器跑去检查大气和水流,她的哥哥和弟弟倒是都干得不错。厨师家的云曼仪姐姐在这个活计上也是得心应手??她觉得这活很像做菜。

先下什么后下什么,火候如何食材呈现什么样的变化……都自有一套道理在,既有经典的套路,又需要人灵活地应对。

白小暖还给他们装了个程序,会提醒他们什么时候需要以什么样的频率对生态圈照射生长光线,期间需要分别补哪些营养,分量又是多少。

这里面的知识点是很繁琐的。但是大家都学得很上心。

毕竟这都是白氏农场未来的立身根本。

微生物环境养成之后,则是植物和小昆虫??这个过程是层层升级的,需要先铺下一层的资源,等资源增殖到较为合适的阶段,再投放生物链上一层的种群。这一部从蓝图设计到数量规划都非常重要,不管是品种不合适,数量比例不对,又或者时机不对,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崩盘,然后一切就要从头开始。

生态圈培养算是很复杂的技术了,一般的小型星球农场都未必会搞这个,往往会更倾向于直接订购各大研究所研发出来的成熟种苗。当然,高技术力代表着高收益,在星际时代,独特物种的价值是很高的。

自从进入星际时代以后,人类能够获取到的物种和基因就只减不增。星盟明明已经有广袤的星域,却一直试图向外扩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寻找存在生命的星球。许多自由冒险者做梦也想找到一个如同当年的地球一样拥有丰富物种的星球,那代表着极其惊人的巨大利益。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每一个存在天然物种的星球都给发现者和开发者带来了惊人的利益。它们甚至不会受到过多的开发,仅仅是研究其中的物种样本,就能发展出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

但是有生命的天然星球太少太少了,发现一个就跟中彩票也没啥区别了。所以更多时候,人类还是需要自己针对性地发掘和培养新物种,而模拟生态圈就是专门为培养物种所研发的技术。

选一些特定的可以共生的现有物种,将他们投入到设计好的生态环境之中,接下来通过有规律有计划的刺激和干涉,让他们进行特定方向的进化,进而诞生新物种,这就是模拟生态圈的主要功用。

再把新物种的特定基因经过定向编写和杂交,引入想要培育的品类里面,往往就可以诞生一些极具价值的新产品。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候了。

在这个过程之中,白小暖又做了几个观景箱,给投递出去了。不过她周一又做了两个,这次没等投递飞船,而是直接自己带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