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风雪满京城1(2 / 2)

加入书签

永嘉皱了眉,事出突然,她哪儿来的合符?正欲开口,宫门却缓缓启了开。

沉闷的雪夜里划过一阵不协调的老木吱呀声,大开的宫门后,立着一个身着暗红蟒服、手中捧着个暖炉的太监,身后有六名小宦官分列两侧。

他躬身颔首向公主作礼,道:“今夜风寒雪重,殿下还是早些回府上的好。至于宫内之事,明日早朝自有定论。”

永嘉的眼中划过一丝惊讶,挤出一丝笑道:“陆公公,怎么劳您亲自过来了?”

他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御笔朱批、皇帝近侍。

陆平直起了身,道:“万岁爷料定殿下会来,故命奴婢候在此处。”

她顿时脸色一变:“这是皇兄的意思?”

皇兄怎么会不许她入宫觐见?

陆平却颔首道:“是。”

她微变的神色滞了滞,静默了片刻后恢复如常:“多谢陆公公,弹劾之人,是礼部郎中裴清?”

陆平道:“正是仪制司郎中裴清裴大人。”

她知道他,她虽不问朝政,但不想知道此人也难。

因为他如今只有二十余岁,却已官至礼部郎中,在皇兄跟前很是得眼,旁人都称他是隆顺年的头一个新贵。

但她记得,他与萧家并无往来,为何蓦然弹劾萧家?

而且是在今日。

见着公主垂询的神色,陆平展颜道:“裴大人弹劾人弹劾得惯了,前头已经有十余位大人被裴大人上了折子,殿下切莫多心,说不准儿裴大人今日就弹劾错了呢。”

说罢,陆平做了个送客的手势:“风寒雪大,殿下归府吧。若是着了凉,可就是奴婢的罪过。宫中若有动静,奴婢着人即刻来萧府知会您。”

永嘉默了默,不再做争执,转身登上了马车。都让陆平来传话了,她还能同皇兄争么?

她将入车舆内,陆平快步上前,低声道:“殿下,前头都是场面话,眼下奴婢真心给您提个醒儿。这裴清,可是个难缠的家伙。”

她正欲开口细问,可陆平却往后退了一步:“后头的话,只有等殿下回了宫,奴婢才能在长明宫和殿下说了。”

她搭在侍女身上的手一时攥紧。陆平这话,有言外之意。意思是,萧家注定会倒,而她注定会回宫。

秀眉蹙起,她的眸中满是冷意,比渐渐积厚的雪还要冷。

裴清是何人?他与她无冤无仇,与萧家无冤无仇,为何挑了今日上书弹劾?

她入了车舆内,再次掀起轿帘。晚来风雪满乾坤,长街上已是碎玉堆琼。

明明是瑞雪兆丰年,明明是钦天监口中大喜的事,怎么会......

永嘉喃喃道:“裴清......”

-

同一时刻,奉天殿。

隆顺帝搁在龙首扶手上的指尖轻叩,一下一下,仿佛黑白无常索人命引路时击的鼓。寂静如同没有活人的奉天殿中,只响着这样极有规律的敲击声。

裴清刚刚述罢萧家的罪行,垂首恭敬地侍立在阶下,等着隆顺帝说话。

皇上许久没有动静,他瞥了一眼跪着的三人。

萧老将军和长子皆面如土色,唯有一身喜服的萧承远面色镇定坚忍,仍将腰杆挺得如松柏一样直。

他不悦地收回了目光。

萧家和永嘉公主婚事的一应章程,是经了礼部他的手的。这身喜服也曾供到他眼前看过,金线绣着鸳鸯的大红绸缎,是取了新贡上来的顶好的杭绸料子做的。

看得,实在扎眼。

不过,再怎么扎眼,也只剩下这一时半会儿了。

裴清再一次跪下,叩首高声道:“萧家罪无可赦,还请皇上圣裁!”

指尖叩在龙首上的声音停了,殿中沉寂了半晌,隆顺帝才开了口:“先移送刑部候审吧,朕乏了,你们也乏了。”说着,便起了身。

萧家长子倏然开了口,伴着叩首时的重重一声响:“臣等愿至刑部之中候审以证清白,可是皇上,今日是公主和远儿的大婚之日,还求皇上先放了远儿回府吧!”

又是一阵寂静。

裴清静静地立在那儿,身形纹丝未动。

隆顺帝瞥了裴清一眼,道:“若无罪,迟十日成婚也不迟。若有罪,这桩婚事便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