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做媒(1 / 2)

加入书签

苏夫人的宅子地段极好,又嘱咐下人提前收拾过,找了个大晴天,二人挎着包袱搬了进去。

一进的小院子,东西两处厢房,院子里爬满了藤萝,藤萝下还有一处石桌石椅。

医馆一时半会儿开不起来,之后半个月里魏如霜除了置办些家具,就是跟着胡氏兄弟拜访各家药材商。

扬州城有名有姓的几家她已经走了一遍,其余的只能指望碰运气,看山中的猎人、药农什么时候来城中售卖。

胡氏兄弟在扬州耽搁了半个多月,不仅售光了这次的香料,连明年的单子都签了好几家。俩人最近脸上的笑就没消下去过,胡七打趣他哥哥道,笑得脸上褶子都多了几根。

白窈娘入门晚,但好在有个秀才出身的教书匠爹,医书、药典比魏如霜初学时看得快得多,而且记性好,看了三五遍之后就能将内容说个七八成。

两件喜事实在是令人欣慰。

趁着大清早送走了胡氏兄弟,魏如霜带着白窈娘专程绕道吃了碗扬州特色泡泡馄饨。

老母鸡汤金灿灿的油花飘在上面,汤底沸腾间隐约可见猪骨鸡架。

老板娘手法快得让人眼花缭乱,肉馅轻轻在馄饨皮上带一下,以特殊的手法将馄饨包成小包袱的形状,另起一口锅煮馄饨,馄饨下到水里立刻就熟,鼓起来浮到水面上,像是一锅小金鱼。

吃完后魏如霜又去买了两匹布,在白窈娘的推辞下,赧然道:“我女红差劲得很,就麻烦妹妹也帮我做身衣服。”

白窈娘断然拒绝,“那也不行,这块布至少得要五钱银子,我如今吃喝住都花姐姐的,怎么能收姐姐的礼呢?”

魏如霜恻然道:“都以姐妹相称了,怎么还算你的我的算得这么清?难不成心里仍把我当外人?”说着说着还假意抹了抹眼泪,仿佛真被白窈娘伤了心。

从小被人夸伶俐的白窈娘头一回被人噎得说不出话,犹豫了半天才说:“那好吧,姐姐以后可不要再给我买东西了。”

魏如霜黯然神伤,几个月前她在汴京挥金如土买首饰就花了八百两银子,早知今日,当初装什么嘴硬,就应该把金银细软都带走。

伤心归伤心,如今在扬州的日子依然过得有滋有味。

二人买了鱼跟菜便打道回府,巷子里并排的三家最里面一户没住人,最外面一户是一大家子六口人,小两口带着俩孩子和两个老人一起住。

光看白窈娘的表情便可知晓有多吵闹,魏如霜每次从他们家门口过,都庆幸还好自己听不见。

远亲不如近邻,一来二去两家人也熟络起来。

只是今日回来时,巷子口停了辆马车,有几位壮汉往最里面一户搬家具。魏如霜叹了口气,看样子这条巷子日后只会越来越吵了。

回到院子后,白窈娘去西厢房裁衣服,魏如霜在东厢房给自己施针。

从一点也听不见变为能听见些许嗡嗡作响,魏如霜安慰自己,这样已经不错了,不可急于求成。

当初为了解毒喝了太多药性相克的草药,自己能保住一条命就不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