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0戏既开腔(2 / 2)

加入书签

可惜问遍路人摊贩,直至日暮西垂,依旧一无所获。

邬行香愈发低落。

昨日她还能心存渺茫的希望,想着或许真如李嗣瞻所说,虎小忠是意外缠身,一时无法归来。

毕竟他武艺高强,寻常人难动他分毫。

可如今,整整一日过去,虎小忠没有归来。

所问的路人最多说道:“好像见到过,但不确定是不是你们说的那个人。”

这些话也未可尽信。

最终,他们还是没有得到可靠的线索。

她心下明白,虎小忠定是遭遇了极大的变故才回不来。

残阳褪,天光隐,庙会上的灯笼一盏盏亮起。

灯火映在李嗣瞻面上,却掩不住他眼底的疲累。

昨晚李嗣瞻等到了深夜,今日两人又踏遍街巷,奔波寻觅,难免劳倦。

“殿下,我去关帝庙打听,你回客栈看看陈捕头有无消息吧。

若无音信,殿下就回客房歇一歇。”

李嗣瞻否决此提议道,“我不累,我同你一起去关帝庙,而后再回客栈。”

邬行香还想劝说,李嗣瞻却道:

“小忠已不见踪影,我们最好一起行动,相互照应。”

邬行香只能同意,两人一同前往关帝庙。

戏台上,正唱着《古城会》。

红脸的关公手持青龙偃月刀,与蔡阳打斗着,唱腔愈发高亢。

锣鼓喧天,却盖不过戏迷的掌声如雷。

邬行香朝戏台上看去。

青龙偃月刀,刀光闪烁,仿佛带着寒气,映得台下戏迷的面庞忽明忽暗。

李嗣瞻不禁抬手掩住双耳挡住吵闹声,与邬行香行至后台外的过道,才出声道:

“戏班出了这么大事,戏却依旧如常。台下竟也这般热情。”

邬行香回望台下众人后道:

“是有说法,戏既开腔,便不可停。

无论台下人鬼神明,皆须唱至终场。

更何况,这是酬神戏。

有始有终,才是敬神之礼。

若不唱完,恐怕会惹来灾祸。或是破坏规矩,被祖师爷怪罪。

戏班禁忌诸多,玄而又玄。”

她话音方落,一阵穿堂风,自暗处袭来。

风之所携,不只夜间凉意,似乎还有不可言之诡秘。

待风歇后,李嗣瞻开口道:“既受人之托,必终人之事。

唱戏也是一门营生,收了主办者的钱财,自当践诺,唱至曲终。

此乃常理,亦是为人本分。

商人收了银两,要交付货物。大夫收了银两,会尽心医治。

难不成还能收了钱逃跑?

为何到了戏班,就成了不唱完就是不敬重神明,甚至会被责罚的说法?

依我看,戏班立诸般规矩,究其根本,一者是方便班主管理,让戏班之人能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二者是为保证每出戏顺遂演毕,臻于完美。

无规矩不成方圆,若人人随心所欲,戏何以成?”

邬行香无奈,“是是是,众人皆醉,殿下独醒。”

李嗣瞻还想与邬行香继续说理,却自知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

于是咽下了话,抬手掀开面前厚重的布帘,进了后台。

与戏台上的热闹不同,后台气氛凝重。

戏班的人默不作声,忙碌着卸妆与整理戏服。

邬行香与李嗣瞻两人进来后,班主迎了上来。

“二位怎么又来了?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