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石门木人(1 / 2)
“正因为前路凶险,我可以自保,但若陷入困斗,我可能无暇顾及你。
兵器握在自己手上,才是最安全的。”
李嗣瞻递剑的手保持不动,邬行香犹豫后接过了剑。
“可是,殿下你怎么办?”
李嗣瞻转身向兵器墙走去。
“这个戏班的兵器不少,我挑一把其他的便好。”
邬行香急忙上前。
“戏班的兵器,怎可当作正常兵器使用?
戏班演出考虑的是观赏与安全。
那些兵器多半是用轻便柔软的木头竹片做成的,根本没有攻击性。”
李嗣瞻自然知道这点,待走到兵器墙前站定,他一一扫视面前的兵器。
“眼下的情形,有,总比没有好。”
他面前有刀箭鞭枪。
鞭子用的是布料丝线,而箭是轻质的木材。
李嗣瞻分别拿起刀和枪,在手上掂量比划。
“这刀和枪打造的倒不错,用的也是坚韧抗折的木头。
硬度和强度稍欠却能凑合使用。
若是开阔地势,枪自有优势。
但若是狭窄的地方,刀更加的灵活。”
邬行香回忆在船上看到的水流与山体。
“我们下船前,我看到戏台附近有水流汇聚,应该是有暗流通往山里。
而且这个戏台的选址,应该是与周围山水形成特定的格局。
想来密道,也是顺着山水间的生气,通向山里,用以藏风聚气、沟通阴阳。”
李嗣瞻放下刀,伸手握住长枪,“那就选它吧。”
邬行香仍不放心。
“殿下,我带了竹笔。
不如我在枪上写一些符文,汇聚天地正气,让此枪更有灵力,保殿下平安?
又或者……”
“我不要。”
李嗣瞻果断拒绝。
“回石门那里。破机关,开门。”
行至石门前,邬行香满脸欲言又止。
李嗣瞻见状道:“你不必过于忧心。外面到底是什么境况,还是未知。
或许我们的分析都是错的,事情没有那么严重。”
邬行香知道李嗣瞻这话安慰的意味甚重,却也只能无奈颔首,看向石门上的符文。
李嗣瞻见邬行香看得专注,默不作声站在一边。
只是过了良久,邬行香依然一脸严肃在观看。
他忍不住出声问:“如何?看出了什么吗?”
邬行香侧头望向李嗣瞻。“老实说,我看不懂。”
李嗣瞻无言以对,“那你看这么认真做什么?”
邬行香诚恳道:“就是因为看不懂,才要多看几眼啊。”
见李嗣瞻表情无语又无奈,邬行香继言道:
“不过,看起来跟戏台上的血迹,很是相似。
可能是同样,至少是相同相似的起源。”
李嗣瞻听完此言,木然以对。
“不管这门上的符文,跟戏台上的血字是什么关系。
总之,还是看不懂。
我看,我们还是再找找这里有没有其他出口吧。”
邬行香停在原地。
“我虽然看不懂,但可以猜啊。
远古之时,为记事、祈福、通神,故有图案符号诞生。
通俗易懂简单的图案符号,才能更好记录与传递事物。
悠悠岁月,图案与符号逐渐成为了更为表意功能的字。
符文的道理也是如此。
符文,非独文字,亦含符号、图案诸般。
虽然我不知道这背后之人,到底是属于我们不知道的部落,还是番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