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丸药(1 / 2)
“臣女张蝉参见皇上。”
太和殿内,张蝉俯身跪着。
她跪得端正,头也压得很低,余光不禁辗转在那道明黄床帐后的人。
“起来吧。”天兴帝用药不久,他的气息不稳,声音粗糙犹如两张砂纸摩擦在一起。
张蝉的身后还跪着一众不敢抬头的御医,天兴帝吩咐安英将这些人先带下去。
虽然身前的人是统管天下生杀大权的九五之尊,但是她倒不害怕。
“朕许久没见你,都忘了你今年有多大了。”天兴帝拨开床帐,他打量着跪在地上的张蝉。
“回皇上,臣女今年十七。”
他轻叹一声,“朕当年同你父亲相识的时候,好像也就你般大,他和明熙相继走后,你就甚少进宫。朕近来一直病着,都不知道你这一年里竟然出了这一档子的事。”
天兴帝口中的那一档子事,自然是现在盛京百姓茶余饭后谈资的真假千金案。他能知晓此事,还是在段明徽提议为长平侯追封立将军庙时偶然从他的口中听说。
昔日天兴帝段曙身为梁王,就同已故张廷槐是故交。当时张廷槐是个尚未成气候的小将军,段曙也只是个不得宠的王爷,他的封地临近长平,故常往张府做客,私下张蝉也唤过他一声“伯伯”。
如今段曙贵为天子,张廷槐也已为国捐躯。他身为皇帝,抱着怜惜已故重臣和其家眷的心态,另外又下了一道封张蝉为郡主的旨意。
“皇上心系万民,若因为臣女的事烦忧,实在是臣女的罪过。”张蝉道。
天兴帝接过安英递来的热帕子,他擦了擦手,沉声道:“那道皇榜张贴了有半年,你可知这半年来除你之外,在此之前还有一个人曾进宫为朕诊病。”
张蝉眼眸一动,天兴帝突然告知她的这件事,使得她不知该如何接下去。
在她进宫之前,不论是段明徽还是聂太后,从他们的话中,好像他们也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个人进过宫。
安英是御前的首领太监,他看了张蝉一眼,神情极为复杂。此时二人谁都没有再开口说话,他向来察言观色,便先恭敬地将茶奉给天兴帝。
天兴帝小抿了一口茶,沉声道:“那人是刑部侍郎着人带进来的,他给朕诊完脉,说错朕的病况,犯了忌讳,之后就没再出宫了。”
张蝉没应声,心里却愈发好奇天兴帝究竟得的是什么病。
这是什么样的疑难杂症,不仅太医院的御医看不出,竟连聂桓保举的人也看不出。
她暗自想,也许真是因为那个人进宫后犯禁没再出宫,所以在内在外,无人知其是死是活,这也使得半年来没有其他的大夫敢揭那张皇榜。
“你听完皇伯伯给你讲的这个故事,若是识趣,就给皇伯伯认个错,说自己一时脑热,冲动之下才揭了皇榜。皇伯伯对外也好寻个由头,看在你父亲的份上,让安英送你出宫。”天兴帝放下茶盏,以一个长辈的心态,意味深长地看了张蝉一眼。
安英闻言,也立即向张蝉投了一个让她赶紧“见好就收”的眼神。
只可惜,张蝉当做没看见。
她缓缓抬眸,目光从膝下冰凉的地砖慢慢转移到那张苍老的面庞上。
她平静地说:“臣女没有头脑发热,更不是一时冲动,臣女既然敢揭皇榜,必定是做足了让龙体病愈的准备。”
天兴帝身旁的安英闻言一惊,他此时不仅脸色有点难看,就连眉头都不禁深深地拧起来。
张蝉继续说:“既然之前的大夫不行,不妨让臣女接手。这若治得好,也是臣女大功一件。倘若治不好,就......”
“朕就判你凌迟处死,挫骨扬灰。”天兴帝咳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