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山间(2 / 2)
*
万籁俱寂,皎月如纱。
氓山的将军陵雄踞于苍翠的松柏中。
高耸青灰的石碑上,除了留有赤色漆料撰写的女儿姓名,就只剩刻有长平王及其发妻的名讳。
墓碑上按逝者生前所愿,并未多写一字与这位曾经征战四方的大将军有关的英雄功绩和歌功颂德的祭文。
女子一身素衣,立于山间。
她缓缓蹲下身,熟稔地摆放祭拜要用的香烛冥镪。
过后,她手持三只祭香,提起裙摆,双膝磕在冰凉的石砖上。
“父亲,您过去常说,心中最大的期盼不是让世人记得您曾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而是希望天下百姓都能不受战争波及,届时刀枪入库,四海升平。”张蝉神情宁静,“孩儿无能,明知您的死因,至今都无法为您讨个公道。”
祭坛上,烛焰盈盈。
似乎像是已故的逝者借着飘忽的烛火,回答了这个姑娘刚才的自言自语。
她看了一眼落在墓碑上摇曳的烛影,“为了这个期盼,孩儿姑且不会杀他,但也不会让他安然无恙地坐在那个位置上。”
她缓缓抬起眼眸,望向墓碑上右侧的另一排字,“母亲,孩儿不负所望,承袭您的衣钵,如今已是一名大夫。”
“过去孩儿偏执任性,遇事鲁莽,母亲总是担心我会在这里吃亏受挫,希望我能早早回长平。”
她静默片刻,继续道:“如您所料,孩儿在盛京确实吃不少过亏,也受过不少挫折。孩儿铭记您的教诲,但依旧不后悔自己的每一次抉择。”
光影斑驳间,烛油融化,烛芯滋滋作响。
这时她的唇角噙着一抹笑,语气也不似方才那般沉重,“另外,母亲若在天有灵,就代我跟父亲说一声。告诉他,孩儿已有意中人了,让他老人家别一到梦里就开口训我。”
香烛上的烛火受山风所侵,时明时暗,影影绰绰。
听见身后的传来的脚步声,她转首回眸,双颊渐渐旋起酒窝。
段明徽望着她的身影,双手卸下腰间配刀,肃整衣冠,另取了三只平放于祭坛上的祭香。
端午过后,他奉旨送长平王张廷槐衣冠归乡。
临行前一日,平王府中饲养的信鸽为他带来一张信条。
信条上只留有一行他十分熟悉的字迹:望君于戌时前往京郊氓山。
他神色庄重,静静注视着墓碑上所刻的两位碑主。
待祭香点燃,他掀袍屈膝,同张蝉并肩,垂首跪于墓碑前。
二人阖目,同时躬身拜了三拜。
随后他抬起眼眸,起身将自己同张蝉手中的祭香一起稳稳地插于香炉中。
张蝉跪久了,再起身时,双膝有些发麻。她身子一晃,他伸手托住她的小臂。
她抓紧他的手,借力缓缓站了起来。
张蝉眸光柔和,“我知你明日奉旨要送父亲衣冠回长平,故写信与你,邀你今夜前来。”
段明徽靠近,手中的灯笼悠悠晃晃。
他没有开口,心中却知晓张蝉此举是何意。
“你同我跪于父母陵前,与我一起为他们夜祭。”她侧眸看了眼墓碑,又转眼看向他,“我想带你见他们,因为我刚才告诉他们,他们的女儿找到了一位,于这世间,她十分珍惜的人。”
见她浅浅地笑着,段明徽怔愣须臾。
她于这世间,十分珍惜的人。
是他。
二人携手下山,一路上段明徽为她掌灯。
“蝉儿,你真的选择我了吗?”他微微垂眸,心中仍有一丝不确信。
他们行至山下。
四周空寂,闻得田间隐隐出现几声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