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序(2 / 2)

加入书签

淮之水舒舒,楚山直丛丛。

倒是个好名字。

姓刘的狱卒讶异道:“可是那个年纪轻轻就状元及第,管明镜司的那位?”

“正是。”

刘狱卒气愤道:“那可是个大好人啊,怎么会被处死啊。”

李大哥迟疑了一会,声音放小,贴在刘狱卒耳边说道:“听说,这江大人前段时间自己敲响了明镜司昭雪塔上的鸣冤鼓,意图为那位翻案呢。”

刘狱卒没反应过来刘大哥说的是哪位,没吭声。李大哥又继续道:“就是江都那位。”

刘狱卒恍然大悟:“啊,居然是那位。可是那位死的时候,江大人怕是才刚出生吧,怎么会想着替她翻案呢。”

“要不说江大人心善啊,舍了命也要反冤案。你瞧这一路上的百姓,民心所向。照我看啊,这翻案一事,有盼头。”

刘狱卒叹了口气:“这昭仁长公主能在死后遇上江大人这般的好官,也算是幸运。”

宋时微心跳骤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似有人给她来了当头一棒。

她猛地抬头看向刑台上的人,身体微微颤抖。

“居然是,为了我?”

“你死,居然是为了我?!”

围绕在脑海中的迷雾,迎来了一阵强光。瞬间被驱散开来,只剩清晰。

他们之间的关联,死与死因。

而她,则是这因果。

眼泪不自觉的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宋时微想要冲上刑台。可是整个人仿佛被死死的定住,无法动弹半分。

她看着官员说时辰已到,看着侩子手拿起刀。

宋时微此时已经泪流满面,却苦于无法动弹,嘴里不断重复呐喊道:“不可以,不可以!”

江淮直突然朝着她看来过来,许是见她泪流满面如此狼狈,愣了几秒。随即摇了摇头,朝她露出了个笑容:“走吧,别看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文人傲骨,向来是宁死不受辱。可偏偏他今日,居然会以这种屈辱的方式死去。

好残忍。

可偏偏还让她得知一切后,只能无能为力的看着他为她而死。

手起刀落,宋时微只看到一阵银光。

刀落下下的那一瞬,她晕了过去,晕过去的最后念头就是。

上天若是还有丝毫良知的话,像他这般的好人,不应该这么死去的啊。

再度醒来,她站在一颗海棠树下。正值花季,海棠花开得格外茂盛。站在树下,还能闻到海棠的香味。

宋时微看向四周。

她身处与一个庭院中,面前是一座小屋。小屋算不上精致,但也还算干净。加上庭院中种的这棵海棠树,给这庭院平添了几分雅致。

小屋里走出来一孩童,手臂上还挎着一竹篮。

宋时微有些疑惑,这莫不是少时的江淮直?

她看着那孩童出了门,宋时微抬了抬脚,看到自己能动之后就急忙跟了上去。

那孩童来到街道上,熟练的找到几家店铺,买了些食材。

然后又来到药铺,那大夫似乎和他很熟,看到他直接开口问道:“还是老样子?”

那孩童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头:“病情又严重了,劳烦先生将药方再调整一下吧。”

大夫将调整好的药递给他,他朝着大夫鞠了一躬,说了声多谢。

往回走的路上,他看见路边有个乞讨的小儿。他走过去,将刚刚买完药剩下的几个铜板放了进去。

宋时微看着他这一路,只觉得这是一个被教养得极好的孩子。

有礼貌,懂谦卑,平等待人。

旁边买菜的两个妇人,小声地议论着。

一个说:“这就是住山上那间屋子里的小孩?”

另一个回答道:“可不是嘛,听说那屋子里住着一个大恶人。要不是当今皇上仁慈,念他自首有功,才饶他一命的。”

“啧啧啧,可怜这孩子了。听说那人病重,快死了?”

“怕是吧,这孩子每次都要提一大包药回去。每次有人路过,都能听到里面传来咳嗽声。听说是活不长了,这就叫恶人自有恶报。”

那妇人的菜铺面前来了人,询问道:“老板,这白菜怎么买啊。”

本来还在议论的人立马将这件事抛掷脑后,连忙招呼道:“这白菜三文钱一斤,今天早上刚从地里摘的,新鲜着呢……”

世人本就如此,活好面前的事就已是不易了。对于其他的,当下议论几句。时间长了,事情多了,哪还能记得?

事情真相是什么在他们眼里其实都不重要,只要闲的时候有点话头就行。

宋时微就这样跟在那孩童的身后,她甚至都怀疑是不是自己耳朵太好了。怎么面前这个小孩,听到这些后就像没听到似的,脸色丝毫不变,仿佛说的不是他。

她跟着走回了小屋,那小孩刚跨进门,就急忙地跑了进去。

海棠树下的摇椅上躺了一个人,那孩童将买来的东西放到地上。又将放置在一旁的毯子打开,替那人盖好。

“这外头风寒,先生有病在身,怎么就这么躺下了。”

那人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笑意:“我看今日难得出太阳,就想着来坐坐。子渊你先去将东西放好,我有话同你说。”

子渊点了点头,将东西提起回了屋。

等他走后,宋时微才算看清摇椅上躺着的人。

是一张何其熟悉的脸,她失神般怔愣在原地,好一会才缓过神来。

随即立马试着抬了抬脚,能动。

她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情绪,缓慢而沉重的朝他走去。

宋时微觉得自己每走一步,身体都在颤抖。

江淮直似乎又看不到她了。

他坐在椅子上,手里把玩着一朵刚刚从树上掉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