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寻道九(1 / 2)
宋时微只觉得心中乱得很,重活一世,总感觉前世太多太多的人,变成自己认不出的样子了。以至于她现在闹钟思绪万千,却怎么都看不透。
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母亲可知你在查江都一案?”
江淮直沉默两秒后回答:“我未曾明说,但是母亲定然已经猜到。”
“阿棠,其实母亲之前并未同我一起来京都,她本是在益州的。我父亲与老师少时有交,父亲去世之后,老师前来吊唁。也是这一次,我同老师初见。他欣赏我的才华,希望我能入京拜入他的门下。我本就一心想要入京施展自己的才华,更何况老师的才学有目共睹,能拜入他的门下是天下学子的向往。”
“但是母亲总是不愿离开益州的,毕竟她在那生活了几十年,父亲也在那。我也不忍让母亲同我背井离乡,去一个全新的环境。却也担心母亲一人在益州,于是便回绝了老师。”
“但是母亲知我心中抱负,苦劝许久,亲手将我送上了去京都的马车。就连我三年前状元及第,母亲都只是来京都住了些时日,也没有打算留下。”
江淮直顿了顿,眼角微微泛红,他垂眸敛去自己眼底的酸涩。
“直到两年前,明镜司一事发生后,我彻底跌入谷底。由未来可期的状元郎,变成了人人喊骂的小人。母亲得知之后,立马收拾行囊来了京都,直到现在都未曾离开。”
“她见到我之后,什么也没有问,也没有责怪我。只是看着我说我瘦了许多,然后做了一桌子我喜欢吃的菜肴。我想同她说,但是却又怕她知晓后日日提心吊胆,所以欲言又止。但是母亲却对我说,说我辛苦了,她都知道的。”
话说到这,江淮直的声音中已经带着些许的哭意。
“我自小父亲便公务繁忙,在我入学堂之前,我的启蒙老师便是母亲。她最先教我识字,教我做人。她教导我长大,又怎么会猜不出我的意图。”
宋时微心头似乎被揪住,疼得她有点喘过气。
江淮直见她许久不说话,抬眼看去,宋时微脸上心疼,又带着自责。他拉过宋时微的手,握在手心。
“阿棠,我同你讲这些,不是诉苦,亦不是想让你自责。只是你问了,我不愿瞒着你。母亲对我说,我想为江都一案翻案,是她最为我骄傲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昭仁长公主救过我们,最主要的是,我无惧。”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是小时候我父母教我的,我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心中的道义。”
宋时微知晓他在宽慰自己,她将手从江淮直手中抽回。
“我们一起去母亲那吧。”
说罢,宋时微起身准备走。一背过身,宋时微便不自然的握了握手指。她此时最需要的,就是离江淮直远点。既然无法给出回应,那边不要给出希望。
江淮直看着自己空荡荡的手心,然后有看着宋时微起身准备走的背影,一时怔愣,片刻后才跟上步伐。
赐诰命的旨意赶在晚膳前到了江府,宋时微和江淮直提前去了慈安院,她扶这孙芸出来领的旨。
宋时微看着孙芸接过这封圣旨,那明黄色的圣旨落在手心,晃得宋时微头疼。宋时微看着那封圣旨,一个小小字卷,却轻而易举的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宋时微突然想起以前父皇对他们这群孩子说的一句话,“这皇权呐,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可以号令千军,掌管整个大雍。往小了说,可以决定每一个百姓的性命。作为掌权人,需谨记,要将大的放出去,小的要牢牢记在心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