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旧事(2 / 2)
令仪失望地低下头,陪着老婆婆唠了一会儿家常,便告辞出门。老婆婆心疼她独自一人在外奔波,留她在家歇宿。令仪摸了摸干瘪的钱袋子,终于还是因为不好意思打扰对方,忍痛拒绝了。
那媳妇也放下手里的活计出门送客,令仪见架上绣品已完成了大半,其花纹繁复华丽,针脚细密灵动,不由赞道:“好美!”
老婆婆得意地道:“不是老妇拿大,我儿媳妇这手绣工,比起贵妃还真是不遑多让。当年贵妃可是杭州绣坊中手艺最好的绣娘,曾有公子哥儿豪掷千金抢着买她的绣品呢。”
令仪闻言甚是心动,若能投齐询所好,一定事半功倍,以后应对齐?也有了可仰仗的本领。
“这好手艺需要练多久才能出师?”
老婆婆轻笑道:“杭州绣娘刚会说话的时候开始摆弄针线,及笄后还只学到了八成。本地天资再聪颖的绣娘,也要十年八年才能略有小成。非得高标准,严要求,才不砸了杭绣的招牌。姑娘要是想学个皮毛,没有一年半载也是不成的,只是出去别说是我们教的。”
令仪咽了口唾沫,把身上所有的钱全都掏出来交给婆媳二人,乞求道:“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就当是拜师费了,万望老婆婆不要嫌弃。”
老婆婆推开银子,摆摆手道:“你先别着急,先跟着我们学几天,不怕辛苦想继续学再给银子不迟。”
令仪欢天喜地地应了,此后便跟着婆媳二人学习杭绣。她本来不精于女红,算是从头学起,每天晨起到深夜都要耐着性子飞针走线,盯着绢子直到头晕眼花,自以为性格沉稳了不少。
她此刻唯一的遗憾是不能立即见到齐询,心里着实挂念,每天梦里都要与他相见诉说衷情。临行的时候她觉得不便,就没带鸽子,此时不知该如何与他通信,有时对月感怀,期望他也能在月亮的那一头感知她的相思之意。
另一头的明月亦将清辉照在齐询的身上,他已经许久没有听到她的音讯,前两天的一封信带回了渊柔代为答复的话语,是他想听又不敢听到的消息。
令仪不听劝告独自来找他了,他也很想尽快见到她,可是路上不甚太平,他想象不到万一她出了事他会多么后悔。早知今日,他当初就该带她一起走。可她那么倔强,一点心思都没有透露出来,他心里的疙瘩又没有除去,怎么放得下自尊跟她说心里话呢?
真正尝到了苦等她音信的滋味,他才明白,他是多么放不下她。她口蜜腹剑,她阴险狡诈,她毫无真情,可是如果她愿意骗他一辈子,他在所甘愿。他更害怕的是,她终有一日会把他曾得到过的爱意倾注于另一个男人身上,光是想想,他都嫉妒得要发疯。
他掐指算算时间,距离令仪离京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她也该到柳州了。可他托人四处打听,竟没有得到一点她的讯息。她是被山贼抓住了,还是移情别恋、不想来了?他思前想后,总是毫无头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甚至想离开柳州去找她。
可是天下这么大,他该去哪里找她呢?
转眼四五个月过去,经过日以继夜的练习,令仪的绣工突飞猛进。虽然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