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私塾(2 / 2)
“你在这里待多久,我就在这里待多久。你不用担心,等我走了,我会找个稳妥的人继承我的事业的。”
齐询沉默了,他迄今为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回京做打算,本以为会有人暗中探查他的动向报告齐?,让他对自己刮目相看。可是过了这么久,齐?仿佛已经忘记了这个儿子的存在,所谓的考验也不过是他的幻觉,他开始质疑是否真的有人期待他的改变。
齐询望着前路浓黑得像是望不到头的夜色:“如果行得通,早有人立这个私塾了,怎会专等你来?无利可图的事,谁又会接手?”
瞬间涌起的挫败感被令仪强行压下,她的眼神仍然透着一股坚定:“无论如何,我都要先试试。只顾瞻前顾后,就永远无法成事。”
乡间远离尘嚣的生活固然闲适,却实在不合她的性子。每天单调乏味的生活无非一场场周而复始的循环,在旁人眼中固然算作安稳,对于她来说却是在消磨心性。与其坐困愁城,她当然更乐意给自己找点事做,哪怕辛苦。
齐询低头沉吟道:“这样就能回京了吗?别白费力气了,没人在意这些的。”
令仪早看出他的精神有些萎靡不振,可她知道,这不是真正的齐询,他只是在齐?的压制下暂时失去了自信。前世即位后,他废除贱籍、平定民间叛乱,是为百姓做过实事的,令仪不会放任他继续消沉下去。
“怎么会没人在意呢?孩子们刚才不是很开心吗?因为你一直在揣摩圣意,一门心思想要回京,所以每天都不快乐。只要专注己心,你会从生活的美好点滴中汲取力量的。”
她的一番言论听得齐询头晕脑胀,幸好家门遥遥在望,不然这番折磨人的谈话决不会停止。
接下来的几天里,齐询趁劳作间隙偷偷观察私塾的准备情况,又与村民状似无意地聊起令仪的打算,才知她并不是心血来潮。
她打扫好了一处废弃的房舍,劝说村民们把孩子送来读书,但对方总有许多借口婉拒她的提议。他们不是嫌弃认字无用,就是怕耽误孩子做农活,最后把孩子送来的不过几家人而已。
但她有自己的办法:假如父母不同意,就和孩子商议,晚上由她陪伴学习;假如孩子也不愿意,就让他的小伙伴耳濡目染影响他;假如父母和孩子都油盐不进的呢,她也只好放弃了。
齐询不得不承认,本来想看笑话的他看到令仪的私塾热热闹闹地开办起来,心里也漾起了喜悦的微澜。原来没有功利目的的行善也会让人这么欢喜,连他这个全程旁观的人也倍受鼓舞。
正值盛夏,连日的降雨给农田带来丰沛的水资源,也给村民的心笼上一层阴云。天像破了个大洞般不停倾倒着雨水,农人担心一年辛劳的成果功亏一篑,还要冒着大雨出门查看田里的情况。
令仪见齐询出了门,也披着蓑衣跟了上去。走了好远,他才发现她隔着朦胧的雨雾跟随在后,忙高声大喊:“快回去!不许跟着!”
可她哪里是听劝的人?齐询见她仍固执地相随,恨得咬牙切齿,索性转过头不去理她。他走到田边,留神查看作物被雨水冲刷的情况,又搬了石头加固田埂边缘的石墙。
令仪亦来帮忙,着凉打了几个喷嚏。齐询又好气又好笑,知道无法劝转她,收拾一番便往回走。
正走到小路上,二人忽撞见一群人抬着一个少女向河边行去。令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