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乔娘未嫁(2 / 2)

加入书签

“噔!噔噔噔。”琵琶声响,嘈嘈切切,一重拨弦一声轻弹,挑挑捻捻,素指又急切变换令人眼花缭乱。

这时乐人的鼓声加入,“当!”“当!”气吞万里,金戈铁马。

鼓声琵琶声交错紧凑,徐凝仿佛听到“挞挞”而来的马蹄声,蹄声杂乱急切,又有“兵兵乓乓”刀枪碰撞交错之声“杀??杀!”将士们提刀冲锋,誓死奋战到底,敌人面前绝不心慈手软。

抚弦曲毕,在座众人皆无言,唯见大堂池塘中心一轮皎月。

徐凝久久回不过神,“哗!哗哗哗!”“好!”也不知是哪位看官先回过神来,只拍案叫绝,徐凝这才从脑海里的画面出来,紧接着起身跟着众人使劲鼓掌“好!好!”。

这下徐凝信了。

确实值得千金。

“曾听闻,听芳娘一曲如亲临战场,如今亲耳听见果然如此。”

“诸位,芳娘感谢各位赏脸听我一曲。”台上女子抱着琵琶半俯身言谢。

“遥想桓与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唉,可惜啊,一代英雄就此消灭。”听曲人不由得想到曾经的少年英雄莫桓与。

堂溪胥听见“桓与”二字,方才端茶水的手不由得微微停顿。

“诶,老兄,桓与我晓得,自是莫老将军的儿子,可这小乔又是谁?”

“这你就不晓得了吧。这小乔啊即是桓与的相好的乔沐兰,据说当年桓与公子邺县战败后,这位乔姑娘也紧跟着殉情。”一个约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有些得意的讲着,不过讲完后亦是黯然伤情。

邺县,这不是……徐凝竖起耳朵更仔细地听下去。

“可并未听说过桓与公子娶妻啊。”

“这便是令世人感动唱叹之处,乔娘未嫁却为桓与公子殉情,可见二人之深情。”

“是啊,自古女子多情红颜薄命,我还听说乔娘生得貌美,当真可比江北二乔,可惜了如此美娇娘。”

“要说最令人遗憾的还是桓与公子莫庭舟,十七岁肃清海匪,十八岁就被陛下亲封为骠骑将军,但却在二十一岁时去世,当真是天妒英才。”一中年侠士说着说着还抹起泪来。

“二十一岁就去世了,这上辈子是得造多大的孽啊。”

“是啊。说不定他只是看着光鲜,背地里指不定干出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有些小辈没听说过此事,更不了解许多事,说起话来口无遮拦。

徐凝都悲叹起来,想来许多人的二十一岁还是人生刚开始的年纪,而他却永远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诶,你们这些人怎么说话呢,什么造孽啊,你们这些宵小之辈也敢污蔑英雄!”瞿义从小听莫庭舟的传奇故事长大,且平生最受不得有人“玷污”英雄。

说着瞿义就闪到隔壁桌,一掌打到方才说话那人的胸口上。

周围不会武功的人都被吓得逃的逃,躲的躲。“啊。”“啊。”

“你、你既是武林人士,怎的还向百姓拔剑?”那人吓得屁滚尿流,舌头都打不直,话也说不顺。

台上的芳娘却端端坐着,丝毫未受架势的影响,甚至又弹起了曲儿。

这回弹的是《声声慢》。柔缓的曲调却和紧张的打斗场面异常相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