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四世三十二(1 / 2)
按照之前约定的时间,两天后,林舒陪李洛诗到医院,挂的是心理科。
两人坐在诊室外等叫号。叫到李洛诗的名字时,诊室门被人从里面打开,探出一个脑袋:“李洛诗,进来吧。”
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医生,留着微卷的短发,镜片下的眼睛像是会说话。
“好孩子,来,坐这儿。”她语气甚至是有些轻快,似乎自己面对的不是病人,而是一个亲近的晚辈,再亲密一点的话,就像是朋友。
好孩子?李洛诗有些失神。
是在叫她吗?她是好孩子吗?如果她是好孩子,那为什么妈妈要打骂她,将爸爸不回家的原因归于她身上呢?
她向医生讲述自己的情况,并回答医生的问题。在她说话的时候,医生始终注视着她的眼睛,并微笑着频频点头。这个场景,她只有在念书的时候遇到过。
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较难的问题,没有人举手回答,她不想冷场,便主动站起来回答。在她回答的时候,老师就是这么看着她,欣赏的目光、赞许的微笑、认可地点着头。
她突然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用功读书了。
“我好像……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妈妈的认可、老师的认可、同学们的认可,好像都对我很重要。”她对医生说,“就像您现在认真听我说话,我也会不由自主地想,我是不是要表现得更好一些,说得更多更详细。”
“妈妈要我听话,我便听话。我不是怕她打我骂我,这些我都不在意,我只是不想她哭了。所以一直以来,我就模仿着社会评价中‘别人家的孩子’成长,遵纪守法、婉婉有仪、成绩优秀、工作优异、结婚生子。”
“我只是沿着这条道走,但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想过这样的人生。我去思考,但我发现我已经丧失思考的能力,我想不明白任何事了。”
医生安排了一些量表量体和躯体检查,最后根据检查结果,确诊李洛诗患上抑郁症。
“好孩子,是轻度的。”医生语气很轻快,让人感觉她是真心为李洛诗感到高兴。她说:“你现在的情况可以不吃药,平时要注意运动、增加社交、学会倾诉,还可以做一些有仪式感的事情。另外,我建议你试试心理咨询,你妈妈也来的话效果会更好。”
“妈妈也要来?”林舒和李洛诗异口同声。
医生:“你的心结是妈妈,最好也让她参与进来。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医生,你带上你妈妈去找她,她负责家庭咨询课程,比较适合你这种情况。”
李洛诗:“可我下次还想找您……”
“谢谢你的信任。”医生笑着解释,“我是对个人,我推荐的那个医生是对家庭的,她也是一个很专业的医生,你会喜欢她的。”
两人向医生道谢后出来,李洛诗叹了口气说:“不用想了,她不会来的。”
“我跟她说吧,你坐在一边就行。”林舒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