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章(2 / 2)

加入书签

不及,在岁月前行中所剩无几。

而安庆公主仰仗的父亲萧九牧的光环,也不再有了。

母亲回来后,便跟慕寒江说,最让她失望的,并非耗费她半生心血的暗卫解除,而是陛下压根不顾慕寒江的前程,将他一并排列入了渎职名单里。

就连他的军中祭酒闲职,都被陛下一并解除。陛下说,他还年轻,远离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情,总是好的。如今翰林正要编纂新书,慕寒江可以入翰林与之同修。

所以不光是龙鳞暗卫的那些旧部被突然解职,变得无所依附。

他慕寒江从年少时,挨着责打拼着心血练就的本事,也全成了无用功。

慕寒江对于母亲的说法一语不发,恍如没有听见。

从他知道了母亲当年犯下的事情后,他就没有再主动与母亲说过话。

这对至孝的慕寒江来说,极不寻常,安庆公主从愤懑无措,到无可奈何,也不知该如何收拢回儿子的心。

母子间连接的纽带,似乎只剩下了

慕甚。

再说参加完生辰宴的小萤,从宫里出来时,眼见着穿着圣衣卫暗紫长衫的人马走过。

她听凤渊说起过圣衣卫的事情,一时搞不清楚那个慕甚究竟什么名堂,居然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放权,同意陛下取缔了龙鳞暗卫。

此时天际似乎要下一场阴沉的大雨,低垂的黑云压得人喘不过气。

小萤上了马车回头望时,一身黑衣的慕公子也缓缓从宫门处走出来,在宫门开合的暗影映衬下,眸光微闪,幽深看着她……

这次小萤入宫,算是彻底破了成婚的最后一点顾忌。

陛下已经默许了,而那些朝臣也不好再拿准王妃跟太子殿下肖似说事。

毕竟连陛下都亲口说了,只是不巧眉眼相似几分,若是非要牵强附会,是何居心?

同时陛下废黜太子的圣旨也终于下达。

羸弱的前太子凤栖原终于借口体弱不堪国之重负,成了大奉立朝以来,唯一解了储君之位却并没有被贬斥的皇子。

可自从被废黜后,朝臣们便没见过太子,一时间又是各种众说纷纭。

腾阁老最是痛心疾首,恳求陛下未果,便跑到瑞祥王府来闹。

凤渊得了小萤的授意,倒是开门请腾阁老入内饮茶一叙。

小萤不太放心,怕凤渊的脾气上来出手打了出言不逊的腾阁老,便躲在茶厅的窗边偷听。

凤渊亦如往常言语简洁,只说他很看重四弟,从无不敬的意思,而腾阁老如此闹腾,才是给四弟的名声抹黑。

腾阁老在江浙的时候,其实也看到太子与大皇子的相处。

的确如凤渊说说,很是爱重四弟。有时候勘察水利时,

遇到涉水的地方大皇子二话不说背起太子前行当得起兄长表率。

而且兄弟相处时看着也从无龃龉斗嘴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太子嘻嘻哈哈哈地讲话而大皇子一脸宠溺地看着……

腾阁老后来也知关于大皇子和太子还有准王妃的传闻都是姚家那女郎传出来的

可他依旧不死心道:“太子志贤兼达有悯怀天下之才可是如此英才却遭废黜大皇子若真无替代之心当劝服陛下让太子回归正位才是。”

凤渊淡淡道:“只要有我在四弟的日子定会安康自由腾阁老不必担忧。”

凤渊说得真诚恳切毕竟是在给自己的大舅哥打包票呢自不会含糊。

可腾阁老却误会了他的意思抬眼看了看他道:“老朽只是担心前太子的安康却无意插手新储君的定选大殿下若想拉拢微臣便是看错人了……”

若大皇子以太子安危为要挟想要胁迫他一并帮扶上位那王爷可就打错了算盘。

凤渊笑了笑一笑之下寒山解冻自是有种骤然春暖的和煦:“阁老多虑了我想要的东西无需假借他人之手更无需踩着我四弟来够……若我真这么想你和四弟当初就该死在江浙岂能安然到今日跑到我府上中气十足地骂人?”

他虽然在笑可是腾阁老却骤然觉得冰寒。

当初江浙的战乱凶险只有亲历过的人才知。现在回想起来大皇子的确有这个便利如此行事。

不知为何腾阁老甚至觉得大皇子不是开玩笑而是很认真的如此思量过……

所以腾阁老忍不住试探:“那……大皇子为何没有如此行事?”

凤渊伸手端起茶杯若无其事地吹了吹气:“只是玩笑话腾阁老怎还当真了?”

没有这么做只是因为当时有个女郎死皮赖脸地拽着他的胳膊苦苦哀求着不可如此说那腾阁老是忠良之臣不该命丧连江。

只是如此福气腾阁老当珍惜总是隔三岔五跑到他府上闹指着他的鼻子挑唆他的婚事难得的佛心也会陨灭。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圣明慈悲之人差点挣脱的魔鬼心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