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琥珀(1 / 2)

加入书签

王一诩推着她越走越远,逐渐远离热闹的街市。

“我们要去哪里?”黎安问。

王一诩:“离这里不远有个小公园,带你去转转。附近还有所中学,运气好的话能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跳操。”

黎安在房间里闷了太久,脸上鲜活的气息都变少了。虽然在房间里也能找到很多可以两个人一起做的事情,但还是要多出来走走才能心境开阔。

她现在不能走太远,王一诩原计划是带她去影视基地旁边的山上去看日出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她受伤了就只能就近转转。

黎安对王一诩说的中学来了兴趣:“什么样的中学?能进去参观吗?”

她在国内上了幼儿园,大了点之后转学去了国外上小学、初中,高中又回到国内一段时间,大学没参加高考直接申请留学了。

她爸妈的意见是两边的教育都体验一下有助于国际化思维的养成。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对她来说两边来回跑的结果是,哪边都没有留下什么感情特别好的朋友。

好不容易积攒的友情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逐渐散了,一开始还能保持通话或者书信,到后面越来越少。日复一日,大家疲于奔向各自的命运,很少会想起曾经童稚时一起玩乐的朋友。

估计连她的名字都记不起来吧。

小时候黎安上的是公立幼儿园,因为金黄的发色和蓝色的眼睛被小朋友们当成是妖精,去国外上了小学之后,因为亚裔的长相和口音被他们笑作是眯眯眼和Ching-Chong。

她从小备受异样的眼光,却坚强地没把学校里遇到的不痛快跟家里说过。她自以为可以处理好被歧视、被孤立的问题,结果是去哪里都适应性很强但就是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黎安明白人生就是由孤独和寂寞组成的,无人理解是孤独,无人陪伴是寂寞。

前半个少年时光里她尝尽了孤独和寂寞,直到再次回国后遇到了盛青蚨和秦深,她的日子才一天天充盈起来。

在盛青蚨的嘴里,她总是对中学的青葱岁月带着滤镜,黎安参与了盛青蚨的高中,很好奇国内的初中是什么样的。

王一诩回她:“你想去参观?我问问有没有认识的老师带我们进去。”

黎安想到自己并不愉快的中学生活,她“呵呵”地笑了一声,笑得很轻,似乎怕把自己笑痛了:“我就随便说说,不方便就算了,别打扰了老师和孩子们正常上课。”

“不打紧,我让小张问问有没有熟悉的人,我们就在操场稍微转转。”

金牌助理小张在王一诩说要找人之后的半个小时内就联系上了相熟的人,对方是学校里的副校长。

听到说大明星王一诩要来参观,主动说可以带他们在校园里转转。

近几年出生率越来越低,小镇上的这所学校能招到的学生也越来越少。要不是依托于影视基地有不少工作人员图方便把孩子送到小镇上的学校,恐怕这所学校会和其他县城的学校一样关门大吉。

副校长早早地在校门口等着,尽管王一诩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但据副校长本人说老远就从王一诩的气质认出了他本人。

王一诩跟他握了握手,还没进校门先跟门口的保安和副校长合照了半小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