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第一章(1 / 2)

加入书签

寒冬时节,屋外大雪纷飞,院子里头盖了一层厚厚的雪,临近傍晚时分,光影斑驳,晚霞在白茫茫的雪上落下了一片红。

堂屋暗间中,燃着的炭火偶尔发出细碎的噼啪声,在本就安静的室内格外明显。

李挽朝先开口打破了沉寂,“前些时日父亲得了一支狼毫,说是放在了祖母这头,等到了时候给我。本等着祖母遣人送来,可过去了半月也不见得,也只好腆着脸来祖母这处讨要。”

堂屋之中除了坐着李老夫人之外,还坐着李挽朝的继母陈氏与继妹。

李挽朝的母亲早年患病离世,而后父亲续弦,娶了他自家的表妹,也就是现下的陈氏。

陈氏是李老夫人姐姐的女儿,她续弦进了李家之后,老夫人对这亲上加亲的外甥女更是疼爱。

而陈氏这人,又不是个柔善安生的性子。

有了这个继母之后,李挽朝的生活便不好过了起来。

前些日子,李父得了一只狼毫,说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只是,他没有派人给李挽朝送过去,而是放在了老夫人这处。

李挽朝知道,父亲这是还在为之前的那件事情生气......时至今日,也不肯主动理她。

这支寄放在老夫人处的狼毫,还是她从内知的口中得知。

老夫人本想神不知鬼不觉把这件事给“忘”过去,却没想到李挽朝还直接找上了门。

她听到了李挽朝的话后,干巴巴地笑了一声,“是吗?朝姐儿不说,我倒是真忘了这事。”

老夫人已过五旬,再过些时日就是六十大寿,她的头上生着不少白发,眼角皱纹横生,那张并不怎么慈爱的脸上,眼中的精明更为明显。

一旁坐在下首的继母阴阳怪气道:“朝姐儿好大的孝心,为了一只笔,倒讨到了自己祖母的面上。”

李挽朝抬眸看向了坐在对面的美妇。

女子嫁人,一事夫君,二事婆母。而陈氏嫁给了自己的表哥,入了李家之后又有婆母照顾,老夫人看在自家姐妹的份上,也不会苛责于她。

陈氏这些年没受过什么苦,过得很好,脸上保养得宜,也不见衰老之态。

她抬起了那双没什么皱纹的手,按了按自己一丝不苟的头发,手上戴着的宝玉戒指十分晃眼。

李挽朝收回了自己的视线,也没被她那话激到,垂眸道:“不是孙女不孝,逢年过节,孙女也没少来堂屋这处。只是父亲给的物件,当儿女的自然是重视,祖母忘记了,孙女只好再来一趟。”

李挽朝此话一出,却又换了另外一人出言讥讽。

是她的继妹李挽淑。

陈氏膝下有一双龙凤胎,李挽朝今年十七的年岁,她那妹妹弟弟小她两岁。

李挽淑道:“你做出那等伤风败俗的事情,我们李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爹早就不想理你了,你少拿爹来做幌子!”

她这话一出,屋子里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屋外风雪声渐响,似有凛冽的风透过窗户的缝隙撞入了屋子里头。

李挽朝那本被炭火烘得红扑扑的脸,好像也被风吹白了些。

她本就生得肤白,兰芬灵濯,玉莹尘清,眉眼低敛之际,若一尊小玉观音,可怜可爱。

看她脸色一下变得苍白,李挽淑更叫得意,“你在雅集上同人媾和之时,怎么不想着爹呢?你给咱家丢脸的时候,怎么又不想着爹呢?”

事情还要从前三月说起。

李父李观是恩文府的知府,为人清正,在当地颇有名望。即便李挽朝的生母早亡,但若按照辈分来排,李挽朝也是正儿八经的李家大小姐,在恩文府中,不少的贵女会看在“知府家的大小姐”这个名头的面子上,和她往来。

三月前,她受邀参加了一场雅集,却不知为何中了药,等到再醒来之时,身旁躺着一个男人。

也好在那天撞见的人都是女子,李挽朝的脸也没算丢个彻底。

后来李观赶了过来......

李挽朝回想起父亲失望的眼神,脸色不可遏制变得难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