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怎这般急切(2 / 2)

加入书签

任掌柜得知这买卖是要和东郊采石场当官的打交道,多少有些顾虑。

他担心这位刑教头是打着木薯买卖的幌子,实则是想趁机敲他一笔,但现在尝了沈瑶做的两道热饮,又舍不得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毕竟青峰镇内还有两个同行在虎视眈眈的盯着。

“任掌柜今日若是方便,不如和我们走一趟。”沈瑶看出他的顾虑,索性不如带着他去和刑教头面对面交谈。

走一趟?往哪里走?任掌柜两眼发懵。

东郊啊!

正好我们买完东西,赁个牛车给咱们送去东郊,您和刑教头直接面谈。

任掌柜险些一口气没喘上来,这沈娘子怎把见当官的和喝水一样,说得如此简单,她难道都不怕?

再说当官的哪能说见就见。

但为了这个独一份,任掌柜到底还是领出酒楼里最壮硕的一位伙计,决定跟沈瑶冒险走这一趟。

主仆两人先是陪同三位小娘子去城中粮店买了两石糙米和一斗细面,纵然他是粮店大主顾,五文一斤的糙米,也只给沈瑶优惠了一文。

沈瑶从背篓里提出沉甸甸的四串铜钱并一百个铜板搁在柜台上时,粮店的掌柜还特意望了一眼任掌柜。

这真是你家亲戚?怎这么穷?

一两碎银子的事,怎掏出这么多铜板。

任掌柜揣着袖子站在边上装糊涂,还不忘给粮店掌柜画饼,说自个酒楼的粮也快没了,等下回来会多进些,可别给我涨价。

粮店掌柜忙恭维两声,自然不会给他涨价,且放心吧。

沈瑶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总算安心不少,与杨文英对视一眼后,将优惠下来的两百文拿出来。

三个小姑娘各凑了两百文在成衣铺子合伙买了两匹棉布和针线。

一匹棉布可做六套大人穿的成衣,两匹正正好够家中亲眷。

杨文英抱着这两匹布坐在牛车上晃来晃去都不肯松手,靛青的棉布给男子做,枣红的则是给家中女子做。

若换作从前,这枣红棉布她是连看都不会看一眼,这颜色像城中媒人涂红的腮帮子。

但现在,她很喜欢,这颜色耐脏喜庆不说,棉布也比身上穿的粗麻更抗风,再缝些棉花进去,穿在身上只会更暖和。

杨文英想着她必须赶在冬日来临前给哥哥制一套,让哥哥在这个冬天里不再受冻。

牛车出了城,越往乡下走越偏僻难行,路上遇到泥坑,大伙还得下车推行。

任掌柜被颠的尾椎骨都快裂开时,可算在一群孩子们嚷嚷声中抵达到沈家门前。

“墩子,你不好好练字,蹲在门口干啥?”沈瑶和表姐合力抬了粮食进屋,不忘和爹介绍任掌柜主仆。

沈青山拄着双拐虽然不便,但罗墩子很有眼力劲的帮他去厨房拿了碗出来,给任掌柜主仆倒水喝。

“这是你儿子?”任掌柜喝完水正要好好夸夸小儿。

沈青山摇头:“我就阿瑶一个女儿,这些娃都是阿瑶的同窗小友。”

任掌柜闻言一时有些心虚,低头喝了两口水。

罗墩子昂着脑袋望着眼前两个高高大大的大人,一本正经的看向客人:“沈伯父说得不对,阿瑶姐姐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