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当账房(2 / 2)
虽说店中人对她表面客气,尤其是那几个药童,见她偶尔去后院时,还会主动打招呼,但她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隔阂。
首先是陆医师对她态度生硬,言语间并无多少尊重;所以他那个学徒,也是他的侄子,则对她的问题大多敷衍了事。
而另一位稍微年轻的大夫初时还与她攀谈了几句,自我介绍说自己姓颜。
“任账房,这单药客人急用,炙黄芪四两。”颜医师将给小病人开的药方递过来时,还带着几分熟络。
任白芷忙接过药方,将药品价格记入账本。可她的手一顿,将“炙黄芪”误记成了“赤黄奇”。
颜医师接过药方后眉头微蹙,脸上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失望,随后便不再与她多言,转身继续忙自己的事。
任白芷却并没有将此放在心上,毕竟她作为太太莫名空降过来的女账房,在这些已经在此工作许久的人之中,本显得十分突兀,在加上这工作在任白芷心中也只是临时活儿,所以别人怎么看她,她都无所谓。
只要老板钱到位就行。
又陆陆续续结账了几单后,任白芷对账房的工作越来越熟练了,到晌午时,她已经将所有事务处理妥当,账目清晰,货物有序,甚至能闲下来坐在店中发呆。
药铺斜对面,有一家招牌醒目的刘记金银铺,门面虽不大,却十分引人注目,可能因为金银铺这三个字,听起来就价值不菲。
从「金银」二字揣测,这是家普通的首饰铺子,卖些金银饰品。任白芷百无聊赖地想着。
只见店门口高悬着一块宽大的木牌,上面用粗大的墨字书写着【日价】,紧接着的两行小字罗列了各类物品的价格。最显眼的是金银,后面依次是盐、茶、矾、香药,甚至还有犀角与象牙这些稀罕物。
这店有趣得很,卖得东西也太杂了些,像个杂货铺。任白芷对比产生了兴致,目光在那块木牌上逡巡。
就在此时,一个小厮走了出来,熟练地拿起笔,开始更新牌上的数字。
只见“茶”旁的价格从一百七涨至一百二,“象牙”则从九千四百五跃升至一万两千九,其他品项则仅有些许波动。倒是金银的价格纹丝未动,显得格外稳健。
这一幕令任白芷感到熟悉。她忍不住咧嘴笑了笑,自言自语道:“这倒像极了证券市场上的挂牌价。”
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职业的敏感让她心生警觉:难道宋朝的经济体系竟已有现代金融交易雏形?
一旦遇到与钱相关的事儿,任白芷再也按捺不住,趁着晌午短短的休息时刻,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匆匆朝金银铺走去。
金银铺的门槛不高,走进去后,内部陈设却格外简单。迎面一个长长的柜台,后方是一排上了锁的柜子,门上没有任何标注,透不出一丝玄机。
柜台后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伙计,衣着干净利落,见她进来,点了点头,并未开口招呼。
任白芷走近,先是左右打量了一圈,随后开口问道:“掌柜的,你们这里都卖些什么茶?”
伙计抬起头,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带着点揶揄:“小娘子刚来吧?我们这里是金银铺,不卖茶。如果你想买茶,出门左转一直走,那儿有茶行,或者对面的药铺也偶尔卖些药茶。”
“可你们门口的木牌上写着茶价啊。”任白芷假装皱眉,不解地问。
伙计听罢,忍不住轻笑:“那是茶引的价,我们这儿不卖实物,只买卖交引。交引听说过吧?就是货物的提货凭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