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017吸血鬼观察手册(2 / 2)

加入书签

“我不想。”伊莎贝拉重复着莱克西当时说过的话,或许是巧合,两个人说出了同样的话,“我有我的追求。”

“孩子,孩子,孩子。”奶妈推着伊莎贝拉的肩膀,把她推进室内,“有些道理是你需要明白的,”她的表情充满了同情,“在这个社会环境下,没有人有权利决定她要嫁给谁,也没有人有自由想娶谁就娶谁。”

伊莎贝拉抹了一把眼泪:“你也是这样嫁给尼莫大叔的吗?”她的语气里充满了反抗。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奶妈怜爱地摸了摸她的头发,“到了年龄……你妈妈在你这年龄已经生下你了。”

“如果结婚不是为了爱情,如果结合充满利益,”伊莎贝拉哭着说,“那我宁可不要这条命。他们会知道,就算我死,我也不会成为莫尔顿夫人。”

奶妈被吓了一跳:“你瞎说什么呢孩子!”她的表情看上去她差点冲上来捂住伊莎贝拉的嘴,“要是让你亲爱的妈妈听见了,她该有多么伤心!”

“我不想在意她,她也是逼迫我的一员。”莱克西走近才看清,伊莎贝拉此时的脸上还没有长开,带着一点婴儿肥,却完全无法把她和火海中的那个疯女人对标。

也就是人类年龄十三四岁的样子。

十几岁的孩子,总会想如果什么时候自己突发意外死了,家人会不会对她的态度有所改观。

事实是,这种改观只存在于他们的想象,别人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根本没变,可能还会怪罪死去的孩子不争气,没有给他们家族延续后代。

莱克西跟随过导师的很多场心理咨询,很多孩子都有这种心理。

不是说这种心理是错的,她只是在为这些孩子惋惜,但同时也能理解。

原生家庭幸福的孩子,从来不会想如果自己哪一天死了,家长会怎么做,会不会在意她,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被爱和精彩包围的。

不知道艾伦现在还酗不酗酒,但莱克西觉得他应该还是老样子,每天练完琴就会给自己来上几罐强力啤酒。

没有人会为了她在那个世界的消亡而感到悲伤,她甚至能想象到他们在她的葬礼上谈笑风生的场景。

莱克西也不太在意这些,没有人应该为一杯洒掉的牛奶哭泣。如果是她,她可能也会在自己的墓碑前跳堡垒之夜里的舞蹈,她一直没学会虫子舞。

有些人生来就比较野蛮生长,比如她。

可不是所有人都能从恶劣的环境下只弯曲而不被折断的。

之前参加过一个课题,主要研究对象是东亚家庭的孩子。莱克西只负责其中一小部分的数据收集,却发现几乎百分之二十五的孩子都写过遗书。

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莱克西拿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也为之震惊,也就是每四人之中就有一人曾经计划过死亡??无论是什么原因。

“我不想嫁给他。”那天回到车里,莱克西对艾伦再次声明,“他长得肥头大耳。”她没说“一看就知道和你一样是个暴|力狂”,因为如果说了会被打死。

“长相不是我们评判一个人的标准。”艾伦平静地说,“你需要走进他的内心,了解他,照顾他。”

婚姻里有一个名词叫阿尼姆斯,大致意思就是一个人认为婚姻对象理想的样子,理论上是异性家长的性格扬长避短后的结果。

“所有男的始终都在给自己找第二个老妈。”同组的潘姆曾经和莱克西说,“他要求你照顾他,让他像一个婴儿一样被悉心照料,但这种男人一般挣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