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地头蛇(1 / 2)

加入书签

照大启官制,城总兵和知府一武一文,行相互制约之责,杨林竹却长叹一声:“城总兵黄肖黄大人和范大人早年便有同袍之谊,交情颇深。”

他后面的话虽然没说,王将匪却明白了,如此说来,衡都的知府和城总兵自然是一丘之貉,狼狈为奸。

杨氏浑浊的眼里满是怀念:“想当年,衡都还是齐王殿下封地的时候,是一片祥和平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时街里街坊的,虽不富裕,但至少还有活路,可现在……”

陆清安听到杨氏的话,眸光一暗。

王将匪之前听王金武提起过,二十年前,衡都曾是齐王的封地,后来边境和北乌发生战争,齐王出战,却身受重伤,不得不回京养病,想必在那个时候,衡都实权便被收回了朝堂。

如今看来,现任知府这地头蛇是当得越发顺风顺水,丝毫不管百姓的死活,还真把自己当是衡都的土皇帝了。

“衡都如此,想必范知府定做了不少越界之事吧?”王将匪道:“单凭一个万芝堂,不说范知府贪污了多少银子,肯定也收了不少好处,我??”

她话还未说完,手腕突然被陆清安握住。王将匪转头,不解地看向陆清安,陆清安笑道:“公子,咱们没有证据,有些话可不能乱说。”陆清安说着,靠近王将匪,在她的耳边低声道:“小心隔墙有耳。”

王将匪感觉到耳朵上传来的痒意,往后缩了一下,不说话了。

陆清安抬眼看向杨林竹,状似好奇地问道:“杨公子对衡都官府状况如此了解,莫非是在官府做事?”

杨林竹点头承认:“没错,我确实在官府做事。”

他饮尽杯中酒,郁郁不得志道:“三年前乡试,我中了举人,进入抚养成为了一名训导。”

“训导?”王将石问:“训导是管啥的?”

“我负责文书修史,学府教育等事宜。”杨林竹苦笑着摇摇头:“当时我还年轻,满心欢喜,本想在官场中闯出一片天地,但我发现府衙并不像我想象的那般,反而是一滩浑水。我不愿和那些人同流合污,处处受到排挤,现在已经快混不下去。”

陆清安面色无常,询问道:“既然杨公子在官府中做事,不知你可有什么证据?”

“对呀!”王将匪也热心道:“要是有证据,那就好办了,只要上表朝廷,定能让这些尸位素餐之人受到惩罚!”

“没错!”王将石也附和道:“我们侠士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杨林竹看了看热切的王将匪和王将石,顿了顿,轻声道:“没有。”

“哎,那真是太可惜了!”王将匪叹息一声,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月上树梢,困意上头,王将匪婉拒了杨氏的挽留,和他们母子二人告别后,离开了杨家。

杨林竹看着眼前几盏空酒杯,眼波沉沉。其实他刚刚并未说实话,范广在衡都做土皇帝做久了,愈发猖狂,早就不将他人放在眼里。这三年来他在府衙谨小慎微,暗中还是搜集到一些证据。可是于他而言,王将匪他们不过是他今日刚刚结识的陌生人,他,怎敢用性命相赌?

杨林竹心中好像压了一块巨石,他轻叹一声,将壶中最后一点酒也饮尽,只是不知,衡都的天,何时才能晴?

-

晚风吹拂在脸上,凉丝丝的,吹走了王将匪的几分醉意,她的眼睛逐渐清明起来。

“我娘说得对,”王将匪道:“果然还是要行万里路,读万丈书,我若是不来衡都,竟不知这里是这般景象!”

王将匪想到今日经历的种种,越想越生气,那赵富和孙万如此嚣张,还不是因为身后有官大人撑腰!她只来了衡都一天便遇到了这些事,想必衡都还有许许多多的赵富孙万之人。这般一想,便可知衡都的百姓过得是何日子了。

“不行!我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坐视不理!”王将匪义正言辞道:“我要检举这些贪官!让他们付出代价!”

“你如何检举?”陆清安问:“难不成你还要再返回华京?”

他抛出难题,本以为王将匪想明白后会放弃这不切实际的想法,王将匪想了想,却道:“我、我先想想办法,实在不行,我就快马加鞭,返回华京,去敲登闻鼓,我就不信了,这朗朗乾坤之下,难道还真没有王法公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