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复出(2 / 2)
趁玉鸾和玉凰都跳着脚往床架子上挂金银八宝,宫女宦官们都簇拥着两位公主,四周无人注意时朱棣无声无息凑近了她,从身后将袖中信函往她手中轻轻一递。仪华抬眉望他,目带询问,朱棣做个口型:“允恭。”
仪华会意,悄悄将信收在袖里,微微福身,也做唇语道:“多谢殿下。”
她今日,确实一直在想家。毕竟从小都是和家人一起过年,贴春联挂年画本该和家人一起。
玉鸾和玉凰挂好了金银八宝,回头见朱棣回来,玉鸾便嚷着要哥哥把她举高来挂西番经轮,还有早前编好的黄钱龙。
朱棣笑着抱起她,玉凰在旁吃醋,有样学样,非要仪华抱她。
朱棣急忙道:“你徐姐姐是女儿家,怎可??”话音未落,仪华也将玉凰抱了起来。虽然略显吃力,但抱得还算稳当。
仪华笑道:“四公主,咱们跟二公主比一比?看谁挂得快、挂得好。”
玉鸾那厢听见要比试,当即哇哇叫起来:“四哥哥,快,快,咱们快点儿!”
装扮完皇后寝殿,又有他们四人自己的寝殿。挂这挂那不知多少次,累得连朱棣都大汗淋漓,也没分出胜负。
皇帝此前特意命人不要将贵妃宫里的雪扫尽,到午膳时,将皇后、众妃、皇子公主及王妃,都召到贵妃宫,命人烧地龙将阁子烘得暖热,窗扇大开,阖家一同开轩赏雪赏梅,饮酒和热牛乳,吃炙羊肉。
教坊奏乐,秦王与燕王舞剑,晋王舞鞭,吴王赋诗,佐酒助兴。
天下初定,渐有四海承平之象,自家人丁兴旺,诸子长成,皇帝喝得高兴,连下几大钟御酒。就连抱病的贵妃也来了兴致要酒喝。皇帝不许,贵妃笑道:“良辰美景,只许陛下饮酒尽兴,不许妾也尽兴么?”皇帝这才放她小饮一杯。贵妃酒量有限,浅浅一杯落肚,很快便两颊醺红,越发妩媚如梅仙。
胡充妃一如既往称病缺席宫中宴饮,楚王、齐王等人则都安安分分喝酒吃菜,不敢露风头。
皇帝点太子妃和两位王妃作诗。常潇虹与谢卓夷均是手到擒来,略一思索,顷刻挥毫写就。秦王妃连汉话都说不好,何谈作诗,秦王忙笑道:“不如命王氏献舞一曲,为父皇祝酒。”
皇帝点头。观音奴便谢恩下去更衣。
这时达定妃起身,袅袅娜娜行至庭中,福一福身,冲皇帝嫣然一笑:“妾许久未舞,也愿为陛下献舞。”此语一出,众人不由得停了碗筷,将目光投向皇帝和贵妃。
皇帝心下踌躇。他在兴头上,本心是想看达妃跳舞,但又怕贵妃不高兴,转眸见贵妃微笑如常,心想或许前几天说的“不妒”是真的,犹犹豫豫便要答应,被皇后在御案下轻轻扯了一下衣裳,才改口道:“罢了,你安心照看老七老八。”达妃只得退回座位。
俄而听得一声胡琴呜咽,庭中梅花树间不知何时多了个美貌少女,一身宝蓝色蒙古舞衣,蹬一双尖头麂皮马靴,高高的立领衬得下巴尖尖、脖颈修长,柔软衣料更勾勒出上身丰满,而纤腰一握。好一副飒爽英姿,众人呼吸为之一滞。观音奴平日着汉装虽也美丽,乍换回本族服饰,气质风姿大不相同,令人眼前一亮,朱?眼中更是遮掩不住的惊艳。
两名贴身侍女萨尔、奥德绕场一周,向众人展示手中金碗和酒壶,再将碗中注满酒,奉给观音奴。
观音奴轻轻巧巧将碗顶在头上,手执一支细柄小金槌,将身子低低地伏下去。
鼓点一响,只见她上身缓缓抬起,双臂伸展,手腕翻转灵活柔若无骨,肩臂抖动却力道十足尽显健美。
起身,踩着小碎舞步如蝴蝶蹁跹,在红白梅树间穿梭留连,宝蓝色的身影时时隐在树后,众人目光寻寻觅觅间,忽然听得“叮咚”一响,她以金槌轻轻叩击金碗,从梅花间俏皮探出头来,才露出踪迹。
舞步越走越急,不改轻盈,让人忘了她头上还顶着一只盛酒的碗。她回到庭院中央,牵起裙摆,张开手臂,开始旋转。起初优雅如春风拂弄花瓣,越转越快,越转越快,转到最后众人眼花缭乱,根本分不清哪一刻是正脸,哪一刻是背面。众人齐声叫好鼓掌。
琴声放缓,脚下旋转渐停,手臂动作却转向激昂,正显草原儿女矫健豪迈之风。
不知怎的,潇虹看着这舞,回想起从前随父兄在马场上纵马驰骋的快乐日子,
↑返回顶部↑